北京高考方案征教师意见 市属高校有望自主招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京高考方案征教师意见 市属高校有望自主招生
2009年02月26日 11:04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科目、分值与现行高考相同

  本报讯 201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后首次高考方案,目前正陆续面向一线教师征求意见。新高考方案中,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将适当扩大,预计市属高校也将加入到自主招生中,从一些生源较好、特色突出的学校进行试点。有意报考高职的普高学生,则可能面对新的“高考+会考”统招模式。

  对既不参加自主招生、也不报考高职的最广大考生群体来讲,新高考方案在形式上没有大变化:考试科目和分值均维持不变,考试内容中必修内容占绝大部分,估计在9成左右。

  据了解,“新高考”在考试科目、分值、考试时长上都将与现行高考一样。考试仍为“3+文综或理综”,语、数、外三科各150分,理综、文综各300分。

  变化最大的应是考试内容,具体内容将依据当年的北京卷高考考试说明。制订方案的相关人员表示,由于高考考试说明最早也只能提前高考一年出版,因此最早也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在录取中,会考成绩按等级登记,综合素质评价以电子表格形式呈现给高校,它们会随考生电子档案提交给高校,由高校确定使用原则。

  据了解,2010年新高考方案目前已向教育部、北京市上级部门等进行了汇报,基本框架和结构在历经多次修改后已得到认可。在对高中一线教师征求意见后,方案制订部门将回收对老师的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完善方案,最终确定版预计将在5月前后公布。

  - 解析

  综合素质评价影响有限

  一位参与新高考方案制订的专家分析,新高考方案中,对于成绩处在“两头”的学生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放开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以及改革高职层次招生。对于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新高考方案力求稳定。另外,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也只在本科自主招生和高职招生中应用较充分,因此影响的范围有限。

  - 关键词

  1 自主招生

  招生比例学校数量均扩大

  扩大自主招生比例,是新高考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在北京市新高考方案中,正考虑将部分市属院校也纳入到自主招生的范围,以使自主招生从招生比例到学校数量上,都实现“扩招”。

  对本科生的自主招生,目前还仅局限在部属高校中。而此前,教育部已经提出要适当扩大现有自主招生高校的自主招生比例。

  “新高考方案中考虑,对于一些生源较好、办学特色突出、管理规范的市属高校,也可以探索自主招生。”有关人士表示。所有申请自主招生的高校,都需通过教育部的批准。

  对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新高考方案中,将鼓励他们充分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会考成绩。至于如何使用,高校可以自行确定,教育部门提供建议。

  【追访】

  市属高校:期待自主选拔学生

  昨天,来自部分市属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反馈的信息显示,目前他们还没有接到关于“自主招生”方面的政策文件。“按以后高考改革步伐来说,应该推动市属高校进行自主招生。”

  据北京市建工学院招办主任李雪华介绍,由于每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一样,自然希望能选拔一些符合本校培养模式的学生,“自主招生可以做到这点”。她表示,高考改革之后,高校招生都是综合考察学生素质,将改变只以一个高考成绩来简单评价学生的做法,就会要求高校在招生政策上进行调整。

  部分高校招办主任反馈的信息显示,由于自主招生之前一直在部属院校实行,市属高校从未尝试过,目前只有等北京市政策出台后,在局部市属高校进行试点,“不会一下向全部市属高校推广。”“目前市里是什么政策?哪几个高校做试点?我们都在等消息呢。”一位市属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

  2 高职招生

  采用“高考+会考”招生模式

  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选择考生会考成绩,“专业+学校”方式报志愿

  新高考方案中,高职招生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招生模式,即“高考+会考”统招模式。这种模式专门面向普高学生,而中专、职高和技校学生,由于没有会考成绩,不能参加这种模式的录取,只能参加单考单招(高职院校与高考同一时间,但试题不同的单独考试)和高职自主招生。

  “高考+会考”统招方式,是依靠考生高考统考的语、数、外三科成绩,以及二至三科会考成绩录取考生。最终选择哪几门会考成绩,由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确定。可以选择的会考科目包括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8门。

  在志愿填报上,“高考+会考”统招方式,将采取全新的“专业+学校”志愿填报方式。也就是说,考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来填报志愿,每个学生可填报10至20个志愿。

  录取中,在考生会考成绩满足高职院校要求的基础上,分文、理科,按高考语、数、外三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平行”志愿,高考3科分数是关键因素。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王佳琳 杜丁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