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复读班"再起风波 公办高中靠办班还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商丘"复读班"再起风波 公办高中靠办班还债?
2009年05月07日 15:14 来源:河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由于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涉嫌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教育部发布禁令,要求自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

  2008年8月1日,本报新闻视点版刊发了题为《复读班,禁令下的博弈》的报道,对商丘违背教育部禁令的现象进行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然而,近日,记者再次接到投诉,称该市教育局长视教育部“禁令”于不顾,公然在新闻媒体上宣称公办学校可以办复读班,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引起众多民办学校的质疑和不满。

  4月15日,记者再次对此事进行调查。

  局长“口误”引发风波

  根据投诉者的提示,记者登录中国商丘网,在行风热线栏目中找到了题目为“市教育局局长张瑞祥回答听众问题”的文本记录。据了解,4月2日,张瑞祥局长带领有关科室的负责人一起做客“行风热线”。

  记者注意到,此次访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复读班的提问。

  一位群众在热线中反映说,他的孩子高考失利,想上复读班,却了解到教育部关于“公办高中禁止办高三复读班”的政策,因而咨询“复读该选择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呢?”

  张瑞祥在回答时说,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义务教育,高中利用他现有的校舍资源,比如说他的分校办复读班,这是允许的。

  张瑞祥的此次访谈影响了众多民办学校复读班的招生,因此遭到投诉。

  4月15日,记者联系到了商丘市教育局局长张瑞祥,他称正在接待重要客人,安排该局基教科科长林允芳接受采访。

  林允芳告诉记者,4月2日,他随张瑞祥局长一起做客“行风热线”,并且见证了整个访谈过程。林允芳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确实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而且商丘教育局也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公办高中对此“禁令”严格执行,同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商丘市教育局教基(2007)14号文件。

  提及备受民办学校质疑的“复读班问题”,林允芳表示,可能是张瑞祥局长首次做直播节目,在接听热线时有些紧张,发生了“口误”,因而引起一些民办学校的不满。

  随后,张瑞祥在电话中向记者解释了接听热线时的情况,与林允芳所说一致。

  记者在商丘采访期间,刊登在商丘《京九晚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篇题为《我市高招考生再增6%》的报道刊发于4月9日,报道称,在全省高招报名人数可能出现一定规模减少的情况下,今年商丘市高招报名人数“逆势”增长。

  为何在全省高招报名人数减少的情况下,商丘却出现“逆势增长”呢?

  商丘市一位熟悉情况的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增长的人数主要是“复读班”中的往届毕业生。商丘市所有的公办高中都举办有高三复读班,一些名校甚至举办20多个复读班,吸引了大批外地的往年落榜生来复读。

  对此,商丘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林允芳也承认,商丘很多公办学校的分校都在举办复读班,但这些公办高中因为基础建设的投入欠了很多外债,不让其办复读班收取一些费用,难以补上这些“窟窿”。

  林允芳说,商丘市目前有12所公办高中分校,能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做到“四独立”的基本上没有,因为教育部的禁令指的是公办高中,而分校没有提及,因此,教育局默许这些学校的分校举办复读班。

  这一说法遭到了一些民办学校校长的质疑。商丘市一位要求匿名的民办学校校长说,不少公办高中都将重点师资放到了复读班上,并寄望于复读班的高升学率为学校争名创收。公办高中复读班占用的公有品牌资源、硬件设备、师资和部分在校生享有的类似住宿等资源,无一不是国家资源。即便在师资和校舍上与公办学校分开,公办高中复读班的品牌资源,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无形国有资产。

  政策失衡“后遗症”

  事实上,在商丘复读班风波中暴露出来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执行教育部政策的失衡所带来的“后遗症”该如何治理?

  在采访中,不少民办学校校长向记者透露,2008年,教育部关于复读班的禁令发出后,我省临近的山东、安徽等省份执行政策较好,严格取消了公办高中办复读班的权力,甚至商丘周边的周口、开封等地也都执行了这一政策,而商丘所有的公办高中却大张旗鼓地举办复读班,利用“省级示范”、“市级示范”的牌子招收复读生,因而吸引了商丘周边省份和地市的生源前来复读,造成“政策失衡”。

  有关专家认为,各地执行教育部“禁令”的力度是不相同的,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政策失衡和生源的跨地区流动,因此在严格落实“ 禁令”的同时,应当加快扶植民办教育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河南民办教育已经占据教育的“半壁江山”,各地区都出现了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民办高中,这些民办高中完全有能力承担复读学生的读书需求。应该尽快出台对民办学校的督导、评估、管理及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我省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本报记者尹海涛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