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童选拔到全民补习 专家:全民学"奥数"是灾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从神童选拔到全民补习 专家:全民学"奥数"是灾难
2009年04月29日 16:13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变味的“奥数”

  “奥数”,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初被引入中国时是一种选拔智力超常儿童的工具,这些儿童往往具有成为数学家的潜质;近年来,社会猛烈炒作小升初联考中有20分的“奥数”题,家长为了子女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有优势,不顾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纷纷为孩子报“奥数班”,不少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上了“奥数 ”班,出现了“全民奥数”的局面。“奥数”形成了一个教育产业链,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时间则被剥夺,以至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专家杨东平在目睹广州的“奥数报名疯”之后,在博客上写出“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睹,远甚于网瘾网迷”。

  起源:挑选智力超常儿童

  “奥数”,最初是一项国际性赛事。“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局限于东欧的小圈子,第一届竞赛在1959年由罗马尼亚主办。1974年美国初次参赛,1985年中国首次参赛。“奥数”由国际数学专家命题,难度超过大学入学考试。

  国内外专家公认,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上世纪80年代“奥数”被引入我国,最初是为了发现智力超常的儿童,选拔奥赛选手。

  后来,中国也创立了国内的数学赛事。“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立于1991年,脱胎于始于1985年的“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在那个时代,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现在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当年学校学的“奥数”正是中国“奥数”,不过这时“奥数”仍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外训练。

  据介绍,中国“奥数”的题目一般要比国际“奥数”还要难。

  现状:市奥校、区奥校、课外辅导机构齐上阵

  现在在广州市,“奥数”教学既有公立机构参赛性的训练,也有社会机构盈利性产品。

  在小学阶段有市奥校、区奥校;在中学则有华附的省奥校,以及各大中小学的“奥数”特长班。市奥校和区奥校承担着培养奥赛选手的职能,仅是象征性地收取学费。

  荔湾区某小学一位数学教师除了在学校从事正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以外,还在市奥校从事辅导工作。

  据其介绍,他们小学只有4个同学在区奥校和市奥校培训,毕竟竞赛还是极少数学生有天赋从事的活动。据悉,市奥校每年招收1000人,竞争激烈,一般来说,一个班20人报考,最终入围的只有三四人,大多数学生只能散布在区奥校和课外辅导机构。

  记者在朝天小学、培正小学等学校调查发现,在三年级中,每个班读“奥数”的学生不少于一半。

  梅花村附近一所小学的班主任杨老师介绍,她班上48名学生中,有2位同学在奥校就读,有16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奥数”课,收费大约为几十元/学期;有 20位同学报名参加了社会机构举办的“奥数”课外辅导班,收费大约为5000~8000元/学期。其中,有6位同学同时参加了两个“奥数”项目。

  专家:

  全民学“奥数”是灾难性的

  杨老师班上的情况并不个别,大多数小学班上都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参加“奥数”。“奥数”逐渐变成一些重点中学选拔学生的指标,把只适合极少数人学习的东西推广到社会大面积学习训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示,全民学“奥数”是灾难性的。“奥数”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感到自己不行、很笨,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孩子不怕一时学不好,就怕厌学。

  广东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胡桂武教授介绍,小学“奥数”和初中“奥数”中有很多钻牛角尖的内容,只有高中“奥数”才在某种程度上和正规的数学教育有接轨。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胡森也曾经痛批“奥数”,指出“奥数”试题中基本不包括与近代数学(主要指高等数学、微积分和解析几何)有关的内容。

  “奥数”中的许多问题如果用微积分可以很容易地解决,但“奥数”训练让学生把很多精力花在了低水平的反复训练,用技巧去解一些初等数学的问题。

  老师:

  “奥数”题目来源混乱

  中山八路小学一位数学教师告诉记者,社会上盛行的“奥数”题目来源非常混乱,良莠不齐,一部分题目是来源于中国“奥数”(CMO),另一些题目则是来自不负责任的出版商和社会培训机构。

  他介绍,社会上流传的“黄冈密卷”之类的都是东拼西凑的伪题。这些试卷中真正能锻炼学生思维的东西不多,大多是所谓的“提前学”。“提前学”意思是将初中的本来有高级工具解决的问题,放到小学用低级工具去解题。这种“提前做”很害人,会影响孩子学习正常数学课程。

  “全民奥数”大调查

  学生态度

  琳琳:“考高分的感觉很爽”

  广雅实验学校初二的琳琳介绍,她是学“奥数”上瘾的,“奥数”能带给她一种优越感。虽然她对“奥数”不感兴趣,但是并不妨碍她“奥数”能考高分。“奥数 ”考高分,不仅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还能看到同学的羡慕,听到家长的肯定。最重要的是,她认为“奥数”帮她考入了名校。

  小明:“看见‘奥数’就反胃”

  当初妈妈带小明上课外辅导机构报名时,工作人员提醒他妈妈,“‘奥数’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需要做一个评估。”小明通过考试,报上了名。现在,他很后悔他一年多前参加的模拟测试考得太好,“我看见‘奥数’就反胃,如果当时淘汰了,现在就不用受罪啦!”他说每次做“奥数”时,听见伙伴在楼下玩得开心,那种感觉太难受了,但是“妈妈说为自己一年交了一万多学费时,我就不忍心玩了”。

  家长态度

  王女士:“上了初中就不再让你学‘奥数’”

  王女士的儿子在东风东路小学上四年级,她希望孩子初中读育才实验中学。虽然李统耀校长在广州16所初中民校联考中提出“不考‘奥数’‘奥英’”,但是,王女士还是更相信传言,“120分的数学中,有20分是‘奥数’拉分题”。她表示虽然儿子经常想放弃,但是她还是劝儿子,“再学三学期,上了初中我就再也不让你学‘奥数’了。”

  陈女士:“上‘奥数’是额外负担”

  陈女士的女儿在天河上四年级,三年级的时候曾经跟风给女儿报了“奥数”班。虽然花钱不多,一个学期只有几十块钱学费,但是,女儿却很辛苦。原本早上8时15分到校,为了上“奥数”,每周有三天早上要7时45分赶到学校;此外每周还有2天下午第三节课要学“奥数”。陈女士认为“奥数”这个额外负担太重,就没有给女儿再报“奥数”课。

  刘先生:男孩子可以学“奥数”

  刘先生的女儿上的是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对于“奥数”,该校既有免费的选修课,也有提高型的收费课程。刘先生一律没有给女儿报。他认为女孩没有数学天赋,对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擅长;如果自己的孩子是男孩,有可能送他去学“奥数”锻炼一下思维。他说,女儿班上学“奥数”的也基本上都是男孩。

  本栏撰文:记者 吴润洲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