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公司到高校招"兼职" 骗了300多女大学生(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骗子公司到高校招"兼职" 骗了300多女大学生(图)
2009年04月09日 09:01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老板蒸发留下旧桌椅。任国勇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3个人租间房就开张,到高校招聘“专兼职”,骗了300多女大学生

  一名“老板”、一名“经理”、一名“技术员”,三个年轻人租了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住宅,成立一家工艺品公司,然后在南京江宁大学城附近十余所高校发传单招收兼职大学生从事工艺品制作,凡是愿意报名参加的,先交两三百元的押金。短短一个月时间,先后有300多名女大学生报名并交了押金。前天,公司“老板” 突然蒸发,学子们这才知道上当了。

  300多人交了押金

  昨天上午10点多钟,记者来到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小商品城对面的碧华苑居民小区,见到了小黄、小夏及小陈等五名女生,她们是这家工艺品公司的“员工”。小黄是徐州某大学的大四学生,目前处于实习期,父母在南京工作,于是到南京找实习单位,在江宁大学生城附近收到发放的招聘传单,交了300元押金,公司承诺支付每月工资1500元,岗位是文员。小夏是本地人,她说,她们11个属于“在编”人员,也就是干全职的,被骗了押金,而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只拿到80块钱的工资。“我们几个只是受害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那些兼职的大学生,她们交了200或300元的押金,兼职人员300多人,累计起来骗取金额估计有七八万元。”小夏说,她曾看过登记本,老板跑了后,登记本也带走了,她担心“骗子”还掌握了他们的身份资料。 小夏联系了房东王女士,让她开门带记者进了“公司”。记者看到了该“公司”的门上贴了几张纸,名称为“南京欣欣艺术品有限公司”,门上还有告示,“已签的人请留下联系方式和姓名,注明付钱金额!”门上面有几十名大学生留下的姓名和电话,支付的押金额是200到300元不等。小黄说,这只是最近招收的兼职人员名单。通过登记纸条,记者联系上其中的一名兼职大学生小曹,她在大学城某高校上大二,是学艺术的,她看到兼职传单后报了名,结果被骗了200元。前天,她和同学已经报过案。

  老板等“高层”蒸发

  记者看到,“公司”内一片狼藉,办公桌上还留了一些没有制作完的产品、辅料及广告传单。传单上写着“你想让自己课外生活和课余时间变得精彩吗?因公司扩大生产,急招技术管理人员,要求女,18-36岁,底薪1500元,交三金包吃住…… ”房东王女士说,这个房子是2月23日出租的,收了一个月的租金800元,目前,对方还欠她水电费和10天的房租,临走时还卷走她的一个电磁炉。

  小夏等人是最早一批进公司的,进来后,技术员传授她们11名全职人员如何做十字绣、串珠子及中国结,然后由全职人员传授兼职人员,兼职人员交了押金后,方可领取材料回去制作。“老板自称名叫王嘉诚,怀疑名字是假的,也许想当李嘉诚,经理自称姓张。”一名受骗的女生说,姓张的经理有时说自己是宿迁人,有时说自己的淮安人,而老板王嘉诚说他是上海人。对此,房东王女士说,老板曾告诉她自己是六合区人。在房间内遗留了一个病历本,病历本上写着“王家成”。小夏说,起初有报名的人提出要看营业执照,王老板拿出一个营业执照副本在她们面前晃了一下,营业执照写着夫子庙工商所发的。昨天下午,记者联系秦淮工商局核查该公司,工商局人士说,没有登记注册名为“南京欣欣艺术品有限公司”的公司。小夏等人描述,公司3名核心成员年龄不到30岁,姓王的和姓张的身上有刺青。他们是电脑白痴,连电脑如何关机都不会。一名员工说,曾开玩笑用手机拍了一张张经理的照片,后来被删了。发现被骗后,去手机修理店,把照片恢复了。

  小黄、小夏等几名“在编”人员前天上午才知道老板等人“蒸发”,后来房东及其他人相继报警,可派出所根据他们的姓名查找但未查到,怀疑他们一直隐瞒身份。记者多次拨打王老板的两部手机,一直关机。

  学子就业要睁大眼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方山派出所,民警说,上午还接到两次报案,目前,派出所在作调查。据了解,王老板有一辆广本轿车,警方根据车牌号查找车主姓名,发现与王嘉诚对不上号。在义乌小商品城做工艺品生意的刘老板说:“几天前,我给王老板价值3000元材料加工,现在血本无归。”

  大学生就业难,那么如何应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招聘?昨天下午,记者就此采访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专业人士。南京河海大学就业办公室的黄处长听说此事后表示很惊讶。“ 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太单纯,一方面学校也有责任,这么多学生上当实在让人心忧。”黄处长说,她做了8年学生就业指导,凡是索要押金的十有八九是为了骗钱,她经常提醒学生,凡是遇到这类索要押金和报名费的,哪怕几十元也不要轻易给,最好请教老师。同时,大学生要树立信心,尽管工作难找,但并非找不到,要给自己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定位,不能盲目地应聘,既然上了大学,找工作也要找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不要轻易相信传单、小广告或一些小网站,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例如学校组织的,人事或教育部门组织的,即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找到“根”。

  实习生 肖杰 本报记者 任国勇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