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脑子里有很多奇异的想法;她强调个性,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觉得应试教育很压抑,别的同学没日没夜备战高考时,她却请假回家埋头写小说。
她叫杜雅熙。
目前,杜雅熙的处女作《错恋》正在全国畅销,她的第二部力作——长篇小说《誓言》已联系好出版事宜,即将面世。
“这是一个意外。”昨日,雅熙将崭新的《错恋》递到记者手中,然后说,这本书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为弥补遗憾,她在第二部小说《誓言》里做到尽量趋于完美。
原来并不爱好文学
《错恋》扉页上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杜雅熙,女,1989年出生。
现实中的人与物与我的想象糅合在一起,我小小的脑子里装满了一个奇异的世界。我既想成为一个故事的观看者,也想成为其创造者。
我更愿意成为一个故事的叙述者……
这本装帧精致的长篇小说,是雅熙18岁的杰作。
19岁的雅熙,现是我市一高校2008级学生。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歪打正着。”雅熙下意识地翻着那本封面红黄白相间的新作,神情淡定地说,写这本书之前,她对文学并无爱好,甚至连平常写日记的习惯都没有。
雅熙刚进入西师附中上高中时,喜欢看书的她,每次钻进书店,一呆就是半天。在看过很多书籍后,雅熙发现,许多反映中学生生活的小说,要么严重脱离现实、情节夸张,要么文字稚嫩、故事平淡。“我要写一部真实反映中学生生活的小说,以弥补这一缺失。”雅熙开始酝酿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
“写作得做有心人。”雅熙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都懂,但要真正做到,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从高一到高三上学期,除和其他同学一样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外,她每天还要仔细观察和用心体验现实中的中学生生活。
然后,她开始拟提纲。
“我并不爱好文学。”雅熙说,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她除喜欢看书外,从没搞过文学创作。有了创作《错恋》这部长篇小说的念头后,她才开始钻研文学。
高考前夕请假写书
雅熙说到自己在处理学习与创作的矛盾时,语速明显偏快。
“教科书不是让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变得让人喜欢,而是让人讨厌。”雅熙不喜欢现代的教育模式,她觉得,应试教育禁锢人的思想,让人感到压抑,把自己和同学独特的想法抹杀得一干二净。
比起上课,雅熙更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创作。
高二高三时,雅熙的创作激情日益高涨。很多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她人在课堂,心思却在小说的情节里徜徉。好几次,老师突然抽问,让她回答刚讲过的内容,她总是答非所问,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应试教育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全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学生的思维方式全部引进死胡同。”雅熙认为,科科都优秀的学生,大多是循规蹈矩,故步自封,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怀有这种想法,她从来不屑于当一名“听话”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她所在班是尖子班,从高一到高三,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倒数一二名。
高三下学期,雅熙开始动笔创作。
关键时刻,同学们都在加班加点复习,全力备战高考。雅熙却向班主任请假,说要回家写小说。这一举动,不但让老师和同学费解,家长也感到“太突然”。
“她认定的事情,我们不能过分干涉。”雅熙的母亲虽很着急,但一向开明的她没过多制止。
雅熙也对自己能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感到幸福。她说,自己这个大胆的举止,不但老师能够容忍,家长也未过多干涉。
雅熙的处女作完稿时,也是高考来临的日子。还沉浸在小说情结里的她,糊里糊涂地走进高考考场。没想到,张榜之日,她竟榜上有名。这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最感意外的,还是她自己:“我本来都不想参加高考的,走进考场是为了不伤老师和家长的心,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
“差生”出书师生惊讶
“我真没看出来她有写书的能耐。”说起高中时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好姐妹雅熙,已在重医大上大一的冉小佳至今惊讶不已。她说,雅熙曾好几次拿着写好的作品给自己看,看完后让自己谈感想、提意见。因怕耽误复习,她总是应付了事。
雅熙是个感情细腻的女孩,创作时很忘我。她说,每每创作达到高潮时,自己就会置身于小说中的情节,情绪跟着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发生变化:写到悲伤的情节时,自己会跟着伤心落泪;写到高兴处,自己会一个人哈哈大笑……
有时,为了某一章节,她会躺在床上苦苦思索,一旦灵感一来,哪怕是深夜,也会立即起床,把想起的情节写好,然后一觉睡到自然醒。
雅熙的母亲,知道女儿每天在写写画画,她以为女儿只是闹着玩儿,直到三个月过去,雅熙写成的稿子堆了厚厚一叠,一本30万字的小说脱稿。一口气读完小说,她不敢相信这是出自女儿之手。
雅熙的第一部小说,得到好几家出版社的肯定。珠海出版社的专家看过她的小说,当即拍板出版事宜。
“她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读过雅熙的第一部小说,雅熙的高中班主任聂朝菊惊讶之余很感欣慰。她说,通过雅熙的例子进一步证明,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学生只要找准了方向,执著追求,同样可以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