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大学"鸳鸯街" 代表称看"双人淋浴"脸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两会热议大学"鸳鸯街" 代表称看"双人淋浴"脸红
2009年03月04日 16:30 来源:兰州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不久前结束的兰州市“两会”上,西北师大的学生公寓——兰天公寓因周边环境脏、乱、差而被政协委员作为提案提了出来,成为热议的焦点。

  其实,除了兰天公寓之外,在兰州还有桃海公寓、兰益学生村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管理的学生公寓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走出校门就不想回到那个冰冷的宿舍。”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兰天公寓及其周边又恢复了生机。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北师大西门,站在水挂庄桥头,一条散发着逼人臭气的排洪沟将西北师大校区和兰天公寓隔在两边,一条新修的过街天桥跨过师大西门前的马路和排洪沟将公寓与师大联系到了一起,它就像连接在母体与婴儿之间的一条脐带……眼前一片不起眼的楼群就是兰天公寓,就如一位兰州市人大代表所描述的一样,在敞开式的公寓东门口各种摊点盘踞在“臭水沟”两侧,没有卫生许可证等任何经营手续的烧烤、“关东煮”、肉夹馍生意火爆,学生公寓临街的一楼全是商铺、酒吧、理发店、饰品店等,店内飘出劲爆的音乐吸引着过往学生。

  走进兰天公寓,在6号楼的楼门口一堆垃圾已堵住了半扇楼门,同样在4号楼和2号楼的楼门侧也有成堆的垃圾。记者走进一幢男生楼,楼道内弥漫着一股厕所内散发出的异味,许多地方墙皮已脱落。在二楼的一间宿舍里,两名大一的新生正盖着被子坐在床上看书,整个宿舍阴冷冰凉。

  “我们宿舍里的下水不通要自己花钱修,住了3年暖气就从来没热过,反映了多次也无人问津,一到冬天宿舍里冷得呆不住,宁可在图书馆或在教室……有时候走出校门就不想回到那个冰冷的宿舍。”西北师大大三的张丽(化名)同学说出了她真实的感受。

  这就是居住着近1.6万名师大学子的兰天公寓,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兰州“两会”期间,来自安宁的政协委员在会上递交了《关于尽快治理兰天公寓周边环境问题的建议》的提案。

  这位代表提出:“兰天公寓周边网吧、酒吧林立,超时经营严重干扰学生休息;过街天桥及其周边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学生出行;公寓周边饮食摊点卫生状况差,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我有时回家路过那个巷口都感觉到脸红,生怕碰到我自己的学生,所以这两年我再没走过那条路。”

  “公寓旁边的‘鸳鸯街’才叫乱呢!我每天都能从宿舍看到小旅馆内有学生进出,有的时候巷子里还有厮打声、尖叫声。”大三女生小魏向记者透露。在这位学生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鸳鸯街”。在紧挨着兰天公寓北侧的一条巷道口,穿过一大片白花花的垃圾带便进入了一个被学生戏称为“鸳鸯街”的神秘巷道,抬头望去只见横向半空的各类旅馆、客栈灯箱广告密密匝匝地分布在巷道两侧,广告上标注着“两人间、钟点房、双人间洗浴”等字样。更有“性保健品、早孕检测”等灯箱广告触目惊心,记者想及早走出小巷,却发现巷道很深,有数百米,且纵横交错,无论东西南北全部是旅馆、招待所,一路上不时有学生模样的情侣在小巷中出入。所有旅馆都是两层或三层的“炮楼”,门口都有房东向你介绍他的房间有暖气,或者主动询问住店还是租房。

  记者在一家旅馆门口停了下来,一位老板关心地问:“要住店吗?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当记者称是一个人时,老板略一迟疑打量了一下记者。“难道住店非要两个人?”记者问。“不是,只不过现在已形成了这么个气候,我这房子星期五、星期六抢手得很,租住的基本都是情侣。”记者问一个人多少钱,老板称最低25元,说完老板带记者走进小院,并打开二楼的一间房,狭窄的房间当中摆着一张双人床,床单上污渍斑斑,整个房间除双人床和一个衣架外没有其他设施,记者以条件太差为由借故离开时,老板在背后嚷嚷:“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学生娃睡个觉还要啥条件哩!”

  “我有时回家路过那个巷口都感觉到脸红,生怕碰到我自己的学生,所以这两年我再没走过那条路。这样的气氛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它让一些不良风气得到了滋生和蔓延。”师大王老师提起学生公寓旁的小巷这样说道。

  在小巷的中段有一个露天的垃圾收集点,在记者2月27日和3月2日两次走进小巷采访的过程中,那个小山似的垃圾堆始终无人清理,垃圾堆东侧有几家小餐馆,垃圾堆的西侧则是水挂庄社区办公的地方,提起该社区的“旅馆”一条街,一位40多岁的工作人员面带怒色地说:“记者们报道我们的旅馆无证经营,可是庄稼人没地了,不靠这些房子再咋生活哩!”

  “一过马路就进入了噪音的世界,我们一点也感受不到学校的氛围。”

  由东向西穿出水挂庄的“鸳鸯街”,眼前隔一条马路便是另一个校外学生公寓——桃海公寓,相比兰天公寓,桃海公寓更吵,更闹。

  “我们生活在歌舞升平中,生活在灯红酒绿里。”晚上下课后,高峰(化名)同学一边抱怨一边拿着书往宿舍走。他是兰州交大住在校外公寓的大三学生,他最讨厌从学校到公寓的那段路,“吵得人头都大了,像个大市场”。

  从交大校门口到学生公寓,只需穿过一个地下通道,通道同样像一条脐带将校园和桃海公寓连接在一起。“我们与校园的脐带被公寓老板的商业利益斩断了,一过马路就进入了噪音的世界,我们一点也感受不到学校的氛围。”步行到高峰的宿舍楼下,网吧、酒吧、旱冰场、电玩城、卡拉OK以及慢摇吧的霓虹灯闪烁不停,慢摇吧中传出的金属打击乐和装修铺面传出的电钻声不绝于耳。

  “特别吵,一直要持续到零点左右。”对此,高峰感到很烦躁也很无奈。除了噪音外,记者发现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在二楼的一间有数百台电脑的网吧内座无虚席,清一色的大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消磨着美好的青春。“很多学生因为打网游把吃饭的钱省下来,或者干脆拖欠学费,不但耽误了学业还熬坏了身体。反正在这种环境下没办法学习,这学期我准备考研,我想在外面租个安静点的房间复习。”高峰已做好了搬离宿舍的打算。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住在学校外面,拉开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心理、感情、氛围上的距离也被拉大了。”一位教师指出,同一个学校,住在校内的学生对校园的感情要远远大于住在校外的。

  “校外学生公寓的这种状况其实就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暴露出的弊病……现在看来,行业需要自律,政府监管还需加强。”

  1999年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原有的硬件设施已无法满足学校扩张的需要。各高校开始利用社会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运用社会化的办法,在校外建设了一批由一所或几所高校共同使用的学生公寓。

  省内先后出现了西北师范大学兰天公寓,兰州交大、甘肃政法学院的桃海公寓,兰州商学院的兰益学生村,兰州理工大学的兰雅公寓,兰州交大的东方公寓和天水师院的学生公寓等6家学生公寓,它们就是这种改革模式的产物。

  “这样的学生公寓在当时学校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支持学校扩招的作用,弥补了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同时也使高校领导从繁琐的后勤管理中得到松绑,全身心投入到了教学工作当中。但是社会资金投资后要实现利益最大化,管理上也总以盈利为目的,这与学生公寓服务育人的公益性质相左,使学生与公寓管理方形成了许多矛盾,2006年发生在兰益学生村的‘一毛钱开水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爆发的体现。”甘肃政法学院后勤总公司王希芳总经理这样认为。

  类似的小摩擦在兰天公寓、桃海公寓等都时有发生,学生和公寓管理方的矛盾不断。为化解学生与社会化公寓间的矛盾,各大高校纷纷派专人进驻学生公寓设立管理机构,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参与学生安全管理。

  “说实话学校在公寓的派出机构身份很尴尬。现在,兰天公司对公寓是一套管理,我们又是一套管理,往往收费的是兰天公司,而担责任的却是我们。投资企业往往为了盈利而在供暖、环卫等方面缩减投入,学生暖气不热就向我们投诉,为了尽可能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我们常常与兰天公司方面针锋相对。”兰天公寓管理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刘静无奈地说。

  “我们像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提心吊胆地准备灭火。”兰州交大后勤集团的一位负责人也觉得自己的角色很尴尬。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作为私有企业,我们投资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赔本的买卖谁也不会去做,可是兰州市高校公寓的收费标准自从2003年由物价部门定为4人间1200元,六人间900元以来,一直没有变过,而自2003年以来水、电、煤、人工工资各项成本都在涨,政府面对社会力量投资教育事业始终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只能通过节省开支或开辟经营渠道填补亏损,因此对于投资方而言也有一肚子苦水。”

  “校外学生公寓的这种状况其实就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暴露出的弊病。因为在此之前没有经验可借鉴,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看来,行业需要自律,政府监管还需加强。”王希芳如是说。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学生的家长,高校周边有这样的环境,你能放心吗?”

  抛开学生公寓内部的管理矛盾,公寓外的环境又该谁来负责呢?

  “我在兰天公寓住了4年了,可以说走了4年泥泞的路,你瞧这地方拆迁挖开后4年了还没修好。”西北师大数学系的大四男生王强(化名)指着公寓前的土路说。

  “安宁区原本就是一个高校聚集区,可是如今的大学学生公寓周边环境却不仅仅是用‘脏、乱、差’就能形容的。难道兰天公寓旁偌大的垃圾场没人看见,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没有被发现,‘鸳鸯街’就不属于监管范畴吗?各职能部门难道没有责任?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学生的家长,高校周边有这样的环境,你能放心吗?”师大一位退休老教授气愤地对记者说。

  面对急剧膨胀的商业利益对高校学子生活环境的冲击,职能部门该如何作为,还高校学子一份清静?来自安宁的政协委员在兰州“两会”上递交的《关于尽快治理兰天公寓周边环境问题的建议》中发出呼声:学校公寓社会化管理该何去何从,已成为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难题,政府相关部门更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还学生们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石玉龙 杨丽娟)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