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孩子越学越疲惫,国外的孩子却越学越精神。”今年两会,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关注国内外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剪刀差”现象,并提出建议。
“输在起跑线上”又怎样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做学问都要以强烈的求知欲作为动力,可以让你不怕困难,坚持到底。”遗憾的是,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郑正在教学中发现,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国内的学生在小学、中学,都憋足了劲儿,拼命地学,可是一等进入大学,就立即松了口气,后劲明显不足,而此时恰恰才是真正做学问、比拼实力的时候。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完全是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导致的。首先,经常有句话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提前上了中学的内容,中学则学了一些国外大学的东西,“表面看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远好于美国,我们的中学生参加奥赛成绩骄人,欧美大学生基础知识少得可怜……但是,我们的学生是得了许多的奥赛金牌,等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比如诺贝尔奖颁奖中国人却总是剃光头,迄今尚未有零的突破。”
郑正委员说,从小学到大学,国外的教育模式是“轻松——兴趣——系统性”,而我们是“填鸭——揠苗助长——把兴趣折腾没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剪刀差”现象,是因为揠苗助长和填鸭式教育提前透支了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好奇与兴趣,好比万米长跑中,在起步阶段就狂冲,“学习知识又不是刘翔跨栏冲刺,孩子就应该有个快乐、轻松的童年。”
中美学生对比让人震惊
省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阎勤则同样感触良多。她说,央视的一档节目曾邀请了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两国学生的强烈对比让她很震惊。
在一个考察价值取向的环节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五个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了智慧、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它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一个选择“美”之外,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我们孩子的选择清楚地照出了我们在教育上的缺失!”接下来的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阎勤代表从美国学生方案中看到了他们的成熟与干练稳重,而中国学生的回答则与社会实际脱钩,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示,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阎勤以穿鞋作比喻,“如果鞋的大小合适,我们的脚就会感觉不到鞋的存在;相反鞋大或小,都会让脚很难受。同样,我们应为学生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目标,才不会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这就像农民插秧,过去是严谨而有序地插秧,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以抛秧方式来种植,人轻松了,结果产量反而更高了,“教育不也是这样吗?我们要探索的是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制约、限制的方式。”
[对策]
取消小升初统考,小学生“直升”初中
怎样能把“剪刀差”缩到最小化呢?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民盟江苏省委今年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其中提出,因涉及初中学校的选择,小升初统考是小学生背负的“一座大山”,建议取消小升初统考,采取“直升”的方式。
委员们建议要鼓励按学区“就近入学”,花大力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对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减少名目繁多的调研考试、期中考试和单元测验等,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对出版业、印刷业、学生书店等方面的管理,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在选择教材、教辅资料时,教育主管部门应严加把关,防止过多、过杂的教辅资料充斥市场,给中小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竞赛成绩不得作录取参考
郑正委员则批评说,当前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竞赛太多,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来保证每个年龄阶段就学相应的内容,不可超前,尤其不能全民超前。尤其是要禁止把各种竞赛成绩和获奖作为招生的标准和参考,不鼓励学生家长占用学生休息天送学生去上各种补习班和竞赛。作为教师,还应该科学计算作业量,不允许布置海量的课后作业题,应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健康成长。
把“减负”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
“学生减负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政府。”民盟江苏省委的集体提案还建议,把“减负”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委员认为,可以借鉴山东省为学生减负的做法,取消以各项升学指标作为评价下一级地方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唯一标准,更不硬性分派升学率指标,以免导致各市、区、校际间的不良竞争,加重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和教师的压力,最终间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快报记者 郑春平 陈英 都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