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全球总需求迅速下降的巨大冲击,该是发挥教育具有的强大反经济周期功能的时候了。过去8年的经验已经很清楚地表明,对年轻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投资,不仅解决了短期就业压力,而且会产生高得多的长期收益。创办、扩大、充实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劳动力大军,才能确保中国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发展
新的经济难题需要新的经济政策来应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推算,目前已有近2000万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加上需要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估计有2500万农民需要就业;有超过700万名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还有超过600万的中专和职业中学毕业生——2009年,整个中国需要创造3800万个就业岗位,形成了百年未有的巨大就业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这一轮经济下行,带来了就业严重不足的阵痛,那么,怎样解决呢?
最近的历史数据提供了一面镜子。2000-2007年间,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了4600万人,第二产业增加了4400万人,第三产业增加了5100万人——第二和第三产业在8年内共为9500万人创造了就业岗位。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处在一个极高的增长阶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就业岗位,高增长带来高就业。如果我们将8年创造的9500万个就业岗位数与2009年需要创造3800万个就业岗位的压力相对比,可知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进一步加剧。
劳动力蓄水池创造人力资本优势
鼓励企事业单位不减员和招收大中专毕业生是一种应对政策,但仅仅依靠扩展各个部门的就业数,并不能完全实现就业目标。而国外的经验也表明,简单地增加平均就业率,不仅不会提高经济增长率,还可能降低整个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没有任何魔方可以在一年之内创造3800万个就业岗位。我们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来应对就业问题,这就是开发庞大的教育体系所具有的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而且,教育是惟一有反经济周期功能的部门,要充分发挥这种强大功能。
生产要素当中,土地和物质资本的经济重要性一直在降低,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则在不断提高;正是依靠教育的普及与教育水准的提高,新世纪以来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快速增加。例如2000-2007年,中国发电量增长1.4倍,原煤产量增长92%,钢材产量增长3.29倍,汽车产量增长3.3倍;而同期,工业劳动力从5559万人增加到7875万人,增长42%,要比工业产出增长率低得多,这正说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什么工业劳动生产率能迅速提高?考察劳动力质量的变化可以找到答案:2000-2007年,我国毕业的研究生为122万人,占新增就业的1.29%;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891万人,占新增就业的20%。大致说来,9500万进入就业队伍的新人中,有21%是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力资本是可以提高生产力的,新增劳动力的教育程度要高于原有劳动力,教育体系创造人力资本的优势已经初露锋芒。
为了应对全球总需求迅速下降的巨大冲击,该是发挥教育具有的强大反经济周期功能的时候了。出手缓解总需求下降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措施中,理当包括创办、扩大、充实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这就需要对2009年实行的5%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率和1.7%博士生招生增长率的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我们看到,研究生进入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之低是超乎想象的,即使目前每年有30万研究生加入劳动力队伍,其比率也只有3%左右。与其让1300万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拥挤在招聘数量有限的人才市场上,追逐明显不足的就业岗位,不如让他们进入研究生院和技术学院来提升知识和技能。今天,我们不应放慢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
教育投资利于扩大社会当期消费
2500万农民工进入城市,因其较低的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的缺乏,构成了就业压力的另一端。在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形下,吸收农民工的就业领域与农民工自身拥有的技能存在根本性差异。中国经济结构的动态演变需要劳动力技能相应变化,只有覆盖城乡的教育体系才能承担起这一职责。
当前,一方面要增加国家的教育投资,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和家庭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国家迅速增加对教育的投资,相比对物质的投资,对消费的拉动力更大,并将激励家庭增加教育投资,扩大整个社会的当期消费。过去8年的经验已经很清楚地表明,对年轻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投资,不仅解决了短期就业压力,而且会产生高得多的长期收益。
具体说来,一要加快调整研究生的招生数及专业方向,应该成倍扩大培养规模,力争20%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研究生院,既化解短期的就业难题,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生力军;二要新设和改造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为技术学院,使之能培养合格的职业化的熟练技术劳动力,至少使600万中专毕业生中的30%进入技术学院,提升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三要建立和形成完整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从单纯的技能培训向现代职业化教育转变,这个体系至少应能吸纳1000万农民工。
化危为机,就应当重视和发挥教育体系的反经济周期的功能,这是有效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相结合的举措。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劳动力大军,才能确保中国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发展。
(殷醒民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