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艺术类培训机构外,其他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得租用公办学校作为办学场地。4日,武汉市教育局下发《中等及以下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为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进校园“解禁”,引起中小学师生的热议。“该政策的出台将使得部分暗中在公办学校办学的社会培训机构‘合法化’。 ”昨日,汉口一小学校长称,学校再也不用为此遮遮掩掩了。也有老师担心:此举会不会导致乱收费现象抬头?
记者调查
某小学一半以上学生选择校内兴趣班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部分办学条件好的小学,引进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已是“公开的秘密”。
从2007年起,武汉市某重点小学引进了校外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开设了跆拳道、少儿街舞、轮滑等兴趣班30多个。该校一位负责人介绍,学生可自愿报名,每个兴趣班每学期费用为200元至400元,该校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一种以上的兴趣班。
该负责人坦言,由于该体育俱乐部是租用学校的教学设备,而且一部分课程也有校内老师带,因此兴趣班的一部分收入可作为教育投入的一种补充。这些资金有助于学校增添新的体育、艺术教育设备。
赞成观点
可缓解艺术师资缺乏难题
“上月,学校音乐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老师。”汉口一小学校长说,小学音乐、美术老师紧缺,是不少学校面临的难题。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进校园的政策“解禁”后,可化解这一矛盾。
据了解,部分中小学校由于教师编制的问题,多年不能引进艺术类教师,部分美术、音乐课教师由语文、数学等学科老师兼任,教学效果比较差。今后,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可弥补师资不足。
反对观点
有了培训机构,学校艺术课会不会打折扣?
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抢占中小学市场非常激烈,不少机构都希望能进校园。不少家长担心,如果监管乏力,会不会导致产生一些乱收费现象?
武昌区的张先生说,孩子所在学校和社会机构联手办音乐兴趣班,孩子学了一年手风琴,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不会拉,如果想学好手风琴,还得再交钱。学校的艺术老师们又该如何发挥他们的教学功能?学校会不会减少本该开设的艺术课程?
张先生担心,社会培训机构大量进入校园,家长的经济负担会不会加重?他认为,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进校园,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在引进培训机构时可实行招标制,让收费政策公开透明。
家长呼吁
校方不能代培训机构组织报名
江岸区的刘先生说,校内兴趣班既能“托管”孩子,还能让孩子学点东西,在校内培优也较安全。“学校班主任一开学就给我们介绍,要求大家积极选择兴趣班。 ”武昌区一名小学生说。该校几名家长表示,既然兴趣班在学校开设,老师也提了要求,就不好意思不让孩子报名。校方不应参与培训机构的组织、报名、收费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