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名来自四川地震重灾区的孩子要到河南读书了!几天来,大河报与四川《华西都市报》连续报道了本报与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大河宏志学校携手,要接灾区孩子来河南读书的消息,报道牵动了川、豫两省无数读者的心。昨天,36名灾区孩子乘飞机从四川来到河南。
在成都,孩子们处处享受着贵宾待遇:免费食宿,大巴送行,街头的车辆纷纷为孩子们让行;机场派出所为孩子们出具了临时身份证明;机场安检开辟出绿色通道……
在郑州,灾区的孩子们牵动着郑州人的心,36名孩子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郑州机场为孩子提供了VIP最高待遇;郑州移动为他们提供了亲情热线手机;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大河宏志学校更特意派出校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手捧鲜花在机场迎接;校园里,老师们温暖的怀抱、同学们灿烂的笑脸,宿舍里齐备的用具……一位家长代表说:这36名孩子真是回到了家!
成都街头:车辆为孩子让行
昨天,是36名孩子出发的日子。为了不让一名孩子掉队,提前一天,36名孩子和部分家长已全部被安排进成都市金仙桥路锦江之星宾馆。
昨天早上7时,宾馆已经为孩子们准备好了早餐。“孩子们的住宿费和昨天、今天的餐费我们全免了,也算是我们为灾区的孩子尽点力!”在餐厅,宾馆负责人拉住记者的手说,“还需要我们做什么,你们尽管说!”
孩子们在酒店住宿期间,酒店每天都安排给每个房间送水果拼盘。“孩子们正长身体,需要吃水果!”宾馆总经理说。
昨天早上9时,4辆大客车开到宾馆门口,车上都贴着“送灾区孩子到河南读书”的横幅。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告诉记者,这是成都金苹果幼儿园的接送车。“河南人要接灾区孩子到名校读书”的活动被《华西都市报》报道后,在成都引起强烈反响,金苹果幼儿园致电报社,表示愿免费派出4辆大客车接送孩子们。
很多成都市民围在4辆大客车周围,大家拉着孩子们问长问短。“我们能在一起照个相吗?你们做了大好事!”一位市民拿着相机对记者和王国平校长说。“河南人真豪爽呀!”“这次来救灾的部队一半都是河南的!”有市民赞叹道。
一路上,看到车上的“送灾区孩子到河南读书”的横幅,许多车辆都主动给孩子们乘坐的大巴让道,很多司机还从车窗里伸出了大拇指。
机场警方:为孩子特事特办
5月25日,36名孩子的名单确定,但是另外一个麻烦却摆在了记者面前:地震发生时,这些孩子还在学校读书,有人家里的房子塌了,家人逃出时没来得及拿出户口簿、身份证。
“地震那天,光顾着逃命救人了,根本没顾上身份证。”一位来自汶川映秀镇的家长懊恼地对记者说,因为映秀镇乃至汶川县城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也在恢复当中。“公安局、派出所连房子都不存在了,我们也不知到哪里给孩子补办身份证。再说,现在从成都返回去开证明也来不及啊。”
据统计,有7名孩子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怎么办?有家长提出,可以让7名孩子坐火车或者长途汽车到郑州。但从成都到郑州,坐火车要24个小时,坐大巴则需两天时间。王国平校长和记者都说,别说你们家长不放心,我们也不忍心让这些来自重灾区的7个孩子再长途颠簸啊。
本报特派记者了解相关规定后,拨通了成都机场派出所的电话。机场派出所的邱警官听记者介绍完情况后立即表示:特事特办,由派出所为孩子开具身份证明,保证让孩子们全部顺利登机。于是,《华西都市报》开出证明,本报记者将7名无法提供身份证明的孩子的姓名、家庭地址等情况一一进行了登记,并为孩子们准备了照片等材料。
昨天上午10时,在成都机场派出所,为孩子们办理身份证明的邱警官见到记者像见到了亲人,他说他曾是河南建业足球队的队员:“大河报一直支持建业足球队,我喜欢看《大河报》!”
机场送行:家长们依依不舍
昨天上午10时30分,4辆大巴赶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陪同孩子回郑州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们发放了牛奶和面包。细心的王校长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队,并临时指定了“队长”,以方便孩子们路上互相照顾。
“快吃吧,妈看着你吃到肚里心里会好受些。”人群中,一位母亲对读初中的儿子说。男孩当即撕开手中的面包,当着妈妈的面大口吃起来。可这一动作,仍没能挡住母亲的泪水。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拥着孩子抹眼泪。
11时许,孩子们排着队进入大厅,家长们寸步不离地跟了进来。为了办理安检手续,王校长开始收集孩子们的户口簿。来自汶川县漩口镇的陈女士从手提包里小心翼翼地翻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3个户口簿。她说,这3个户口簿是她家和另外两个学生家的。虽然家里房子成了危房,但她特意冒险进去,将户口簿翻了出来了,为的是能让孩子到河南读书,“家里别的东西,我啥也没拿”。
要安检了,人群中,一位中年男子蹲下身,紧紧地抱住了孩子。小男孩拿着户口簿和自己的飞机票,脸上是与年龄不相称的凝重。父子两人的头抵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
“我儿子和侄子都去河南读书,我放心。”什邡市蓥华镇的魏云军告诉记者,他虽有些不舍,但他更为孩子有这样的机会感到欣慰。
成都机场:开出安检绿色通道
“孩子们今天要来郑州,我们已经从报纸上看到了!你们放心,在成都的登机事宜都由我们来协调!”昨天上午10时10分,本报特派记者接到南航河南分公司杨先生从郑州打来的电话。
上午10时20分,南航成都公司罗小姐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妥善安排好有关登机事宜。
昨天上午10时30分,记者和王国平校长等人带36个孩子来到成都双流机场。“你们在这先休息一下,我去替你们更换登机牌。”在机场大厅等候多时的南航工作人员赵璐热情地说。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马上协调安检,开出一个专门的通道,避免孩子走失!”
11时许,成都机场专门开通34号安检通道,36名孩子站成一排,提前开始安检。南航工作人员赵璐一直站在一边看着孩子们全部通过安检。“你们跟我走,我带你们到候机厅。”赵璐说,南航公司领导专门做了安排,为孩子提供一切便利。
候机大厅中,工作人员专门给孩子们提供了集中休息的场所。下午1时许,CZ6921开始办理登机,登机口的服务人员首先让孩子们登机。“他们是从灾区出来的孩子,现在要到河南郑州读书,请大家先让他们登机!”服务员刚把话说完,大家马上就让出了一条路。“让孩子们先上!”“我们不急!”很多人拿起照相机给记者和孩子拍照。
下午2时15分,CZ6921腾空起飞。
飞行途中:空姐送来好礼物
昨天下午2时许,36名学生和5名家长代表一起登上了飞机。
无限的新奇写在孩子们脸上,小孩子们开始跑前跑后,大孩子们则坐在座位上东张西望,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你看,你看!”途中,不时听见孩子们的惊叫声。许多孩子都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
听说这些是即将被接到郑州读书的灾区孩子,飞机上的外国乘客特意赶来给孩子们拍照留念。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听说后,也特意给孩子们送来了礼物。漂亮的空姐推着小车走来,微笑着发给每个孩子一个精美的盒子。
“哇,飞机!”几个小男孩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架精美的飞机模型。
到“家”
郑州机场灾区学生都是VIP
“飞机几点到?”昨天下午4时,郑州机场停机坪上,聚集了一大批迎接的人群。看到本报报道,省会几乎所有的媒体同行也早早赶来,架起了长枪短炮,焦急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郑州机场公司副总经理、机场应急办主任王哲告诉记者,得知灾区的孩子们将从成都乘坐CZ6921航班到达郑州,他们召开了紧急协调会,部署迎接事宜,决定为灾区的孩子们开辟绿色通道。“每名灾区学生都是我们的VIP。”王哲说。
这个“VIP”的待遇可不一般:航班享用专用停机位、专用客梯车、专用摆渡车,连记者们也通过专用安检道口进入停机坪。
机场方面安排专人拉起了迎接的横幅:“河南人民和灾区人民心连心”。
迎接队伍热情包围灾区娃
迎接的队伍中,站在最前面的是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学生和老师们。
“我太激动了,期望能早点见到他们。”刘晓丹说,她是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的学生,为了迎接来自灾区的学生,他们下午2时40分就到机场了。刘晓丹说,班里很多学生都想报名前来,但毕竟人数有限,老师们只选出了他们几名代表。
4时25分,飞机停稳后,机舱门缓缓打开,迎接的人群蜂拥而上。孩子们走下舷梯,鲜花、掌声、笑脸,将他们包围……
36名孩子没出机场,就坐上了校车。几名细心的女老师问:孩子们,要不要上厕所?在机场工作人员带领下,校车直接开到了卫生间前。
所有孩子的行李全部取完后,由机场的警车开道,校车驶出机场……
拉起小手咱就是好伙伴了
从机场出来,接学生的车辆分成两队,一队驶向位于新郑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中学部,一队驶向位于郑东新区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
下午5时20分,记者提前到达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
校园内,学生们早已排好队,等待迎接新同学。
“来了,来了……”5时30分,有学生大喊,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向学校的东门口望去。
车刚停下,老师们便围了上去,学生们也跟着老师跑着上前迎接。
不一会儿,每个灾区的孩子身边都有几名学生围着,学生们拉着新伙伴的手,在老师的带领下,引领他们去公寓楼休息。
在宿舍,老师将准备好的水果盘端了上来,有同学热情地拿起切好的甜瓜递给新同学……
也许是有些陌生,来自都江堰市的小明宣(化名)默不作声。“你叫啥名?今年多大?以后咱就是好伙伴了,一起玩吧?”一名男生给他递了一块甜瓜,但他摆摆手。屋内围了很多人,小明宣的脸上出了汗,另外一名同学赶紧拿出新毛巾给他擦汗。小明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后和大家聊起来。
打个电话给家人报声平安
“爸爸,我到学校了……”校车停在了北大附小校园后,刚下车的小伟(化名)接过一名阿姨递过来的手机,给在都江堰的爸爸打了个电话。听到爸爸的声音,这个6岁的小男孩眼里溢满了泪水。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邱瑜怜爱地看着他。
邱瑜是中国移动郑州分公司市场部的副经理。她说,听说灾区的孩子要来郑州上学,河南移动公司总经理原建国叮嘱郑州分公司:给孩子们准备10部亲情手机送到机场,并给每部手机充了1000元话费,好让孩子们向家乡的亲人报平安。
学校领导 你们都是男子汉
乘车前往学校途中,北大附中分校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光宇和孩子们聊天。
坐在后排的两名孩子说,他们来自都江堰,一个读初二,名叫晓涛(化名);一个读初三,名叫寒寒(化名)。他们主动谈起了地震。寒寒说,学校的楼塌了,他是从二楼跳下来的,“家里的房子倒了,妈妈跳楼逃了出来;爸爸不在了……”
坐在前排的两个孩子名叫晓坚(化名)和晓强(化名),他们来自什邡中学,是高二学生。晓坚说,他的爸爸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晓强告诉记者,这次来的一名孩子大家都叫他“豆豆”,他家失去了8位亲人……
谈起灾难、亲人、死亡,孩子们的脸上是和年龄不相称的刚强。他们没有一滴泪,只是声音稍稍低沉。
“你们两个的名字放在一块,就是坚强。”李光宇搂着晓坚和晓强的肩膀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历大灾大难,你们都成了男子汉。”
家长代表 孩子在这我放心
“新学校真大!”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中学校区,漂亮的校园让来自灾区的24名新同学赞叹不已。
在宿舍楼门口,每个新学生都领到了新校服,每人两套;他们拿到的课本,包括了所有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宿舍的被子、褥子、床单、枕头……一切都是新的。书桌上,放着书包、文具;衣柜下面放着拖鞋、新脸盆、新暖水瓶;脸盆里,毛巾、洗发水、香皂和洗衣粉,还有牙缸、牙膏、牙刷……
看到这一切,家长代表、初一学生晓谦(化名)的妈妈江秋云有些激动。她拉着记者的手说:“我想到的东西,他们准备了;连我想不到,学校都给孩子们准备好了。孩子在这里我放心。我回去后,要告诉其他家长,请他们放心!”
为了学生暂挡驾社会关心
几天来,校长办公会、全体老师会……迎接新同学的专题会已经开了好多个。后勤备好了生活用品;餐厅特意安排了川菜;心理老师做好了准备……
老师们还了解到:高中,川豫两省用的教材相同;初中,除了数学外,其他课程也都一样。“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我们连他们各校的教学进度都统计过了。孩子们将被安排进不同的班级,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他们补课。”中学部的校长告诉记者。
“好多家长都想请灾区的孩子到家里做客!”六年级的娄娟老师说,家长们给她打电话、发短信,希望能给他们机会,让孩子把来自灾区的新同学带回家,给他们家的温暖……
学校对老师提出了要求:关爱但不能溺爱;热情但不能过分。要让每个孩子都在这里感到舒服、自在。要让他们尽快回到平静的生活中。为此,学校将暂时为孩子们“挡驾”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请替我们谢谢所有关心孩子们的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