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在金华打工十几年,我在那里读到六年级。但因为户口不在当地,以后不能参加中考和高考,父母只好把我送回家乡阜阳读书。但两个地方教材内容差异大,以前我每次考试都接近满分,现在回来学习跟不上了。”记者近日在安徽采访时,以前随父母在浙江金华读书的安徽阜阳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学生王出出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王出出这样,由于户口限制不能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而返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并不少。
当地升学无望,返乡学业难跟上
记者了解到,在安徽部分农村地区,许多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市就读,但受户籍和学籍的限制,却不能参加所在城市的中考和高考,不得不回原籍读书和参加升学考试。但由于各地课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较大差异,过去所学内容与原籍学校难以衔接,造成这些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延误。
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该市因受户籍限制不能参加升学考试,不得不从父母打工城市回乡读书的学生达8000多人。第十六中学校长唐海屏告诉记者,近几年,这个学校每年都要接收200多名返乡学生。
该校八年级班主任王俊芳介绍说:“我们年级1/3的学生都是从外地城市返乡读书的。这些孩子刚回来都不能适应,一般成绩都落后于班里其他同学。”
该校八年级的丁佳佳同学说,她原本就读于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华奥学校,读到小学六年级时回到阜阳。由于北京主要强调素质教育,而安徽比较重视文化课学习,两地课程不能衔接,这让她很苦恼,“我在北京时的成绩一直是前几名,现在感到学习很吃力。”
除了学习成绩落后,王俊芳认为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也让人担忧。“由于父母在外地,他们都寄宿在学校,经常会出现精神压抑等问题。”
消除政策壁垒,实现教育公平
安徽省社科院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健康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儿童,主要表现在情感缺失、家庭教育贫乏。90%的留守儿童在遇到不开心时会选择独处,仅有10%的儿童会选择找朋友倾诉;超过90%的孩子都希望在父母身边。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表现出冲动、易怒、焦虑、自闭等不良心理特征,若不能得到合理引导,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阜阳市教育局局长胡涛说:“阜阳市目前有40万留守儿童。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
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朱东方说:“如果不打破户籍制度的禁锢,加大高考改革力度,即使在城市建再多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也难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问题。”
胡涛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就需要消除户籍和学籍的壁垒。改善流动农民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能早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 (记者 王圣志 文贻炜)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