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债务过千亿元是来自教育领域的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12日呼吁:政府应对高校债务区别对待,帮助化解良性高校债务。
顾海良说,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这期间,国家始终保障了武汉大学这样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用地、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却因缺乏资金而没有相应增加。不少学校只能通过举债和贷款方式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政府拨款、教育专项资金和在规范收费前提下的社会筹集等方式,学校教育经费已从2000年四校合并时的9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3亿元。这其中有些转化为固定资产,使学校固定资产增加至25亿元,但其中也包含10亿元的债务。这些债务一部分用于收回学校周边被占用土地,另一部分则用于解决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院系的教学用房长期短缺。
顾海良说,这部分举债形成的固定资产显然是国有资产,而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急需。但10亿元的债务如果长期存在,还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他认为,学校自己投入15亿元,举债10亿元,最终形成25亿元的固定资产,应属良性贷款。政府应把这种良性贷款与盲目征地而导致的高校债务区分对待,否则容易形成谁增加设施,谁提高教学质量就吃亏的心态。
针对一些人提议高校用土地置换的办法化解债务,顾海良认为并不可行。因为大多数历史悠久的老学校并不存在过多圈地的情况。不乏少数新办的学校因盲目追求硬件发展过度征地。此外,他也担心一些学校以低价征收的土地已转化为国有资产,再以市价流转出去,在政策上也行不通。
本次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纷纷提出设立专项还贷资金解决高校债务、国家增加高等教育拨款等建议或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党组成员田淑兰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债务严重影响高校教育的发展,解决高校债务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方案。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国家不会简单地全部买单,而是纳入正常的投资,通过加大对高校的投入来根本性地解决这个问题。她同时表示,高校债务不会转嫁到学生身上。(记者 吴晶)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