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40余人,10人未到堂!昨日是武汉市中小学开学首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流动花朵(即流动人口的学龄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到堂率有所降低。为此,各校纷纷要求教师以各种方式进行追踪,了解学生就学的情况。
武昌区黄鹤楼学校的“流动花朵”占该校总生源的一半,昨日学校一清点,发现逾70名学生未按时返校上课。“‘流动花朵’流动性大,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些不到堂,但这个学期人数有所上升。”该校有关工作人员称。
18日是报到返校日,武昌区柴林小学居然有100名“流动花朵”未按时报到,武泰闸小学、秦园路学校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柴林小学的舒书记告诉记者,18日报到返校的情况令他们大吃一惊,500余人的学校,居然有100人未返校!19日,该校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走访、电话访问的方式,与未返校的学生进行沟通,也许是教师们的做法感动了学生家长,昨日,未返校的学生陆续到堂上课,昨日下午只有少数学生未到堂。
分析原因,舒书记称,今年春季开学,农村中小学生可免费享受义务教育,这使得部分学生回流。该校在回访的过程中,已经有10名学生明确表示会在原籍享受免费教育。黄鹤楼学校校长周方祥则称,今年新《劳动合同法》推行,这也会影响一些农民工外出打工,随行孩子的就学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回访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还得到了这样的信息:按照不少农村地区的习俗,没过完正月十五,就不算过完年,农民工要外出打工必须等到年过完,而孩子自然也要在正月十五以后返校。
教师们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电话回访,但也有部分学生无法联系上,这些学生是否继续接受教育、在哪上学,都成了谜。“‘流动花朵’流动性过大,这对学校的管理是个考验。”采访中,一些面向“流动花朵”开放大门的学校负责人坦言,学生流动性过大不光对自身学习不利,同时也会打乱就读学校的师资配置和教学计划。
黄鹤楼学校校长周方祥在接受采访时称,“流动花朵”在汉就读按照政策能够取得武汉市的学籍,在农村的学校就读也能取得相应的农村学籍,由于两边就学都不设门槛,这使得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来去自由,缺乏一定的约束就令学生们失去了合理的监控,“流动花朵”就学的情况就难以随时跟踪。
对此,校方负责人均表示,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必须实行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联网,一个学生一个固定的学籍,走到哪学籍就跟到哪,这样不但能减少流动性,也更利于防流控辍。 (记者赵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