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几岁来县城,十来年事业越做越红火;女儿从南关幼儿园到北关小学,再到实验中学读初中,上学的事儿不用操心。"在山东省昌乐城区经营水暖器材的秦兰杰,籍贯是唐吾镇冢头村,在谈到子女教育时,洋溢着一脸的轻松。这是该县开通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带来的变化。目前,昌乐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率达到100%。
建章立制,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撑起保护伞。该县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全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实现"无缝隙对接",县教育、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定期派人到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摸底排查,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况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教育部门创新服务方式,改进学籍管理办法,简化就学和建籍手续,对学籍实行动态管理,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的,均可随时插班、随时转入转出。各城区学校通过发放明白纸、公开信等形式,宣传有关政策。2006年,昌乐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初中适龄人数224人,小学适龄人数1089人,适龄学生在城区入学率达到100%。
优化环境,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该县充分发挥城区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了城区各初中、小学的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扩张办学规模,确保"进得来"。昌乐县实验中学新建40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座,解决了教室、活动室紧张的问题。县实验小学、城关中学分别建起教学试验楼、宿舍楼,今年,县特师附小新建教学楼和实验办公楼各一座,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基本满足了近期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对义务教育学校的需求。昌乐县规定,凡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来城区就读的,一律与本地学生一起编班、一视同仁。各流入学校定期召开流动人口学生家长会,了解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的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及生活环境。部分学校还建立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联谊会",定期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活动,确保每个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来城区学的省心、放心、开心。
着眼长远,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长效机制。为监督激励各级各部门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该县将此纳入对各镇(街道)、学校的督导评估,明确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流出)地教育管理部门及有关学校的职责,规范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流动行为。明确提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公用经费划拨与城区学生,一同由县财政统一拨付。加大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救助力度,规定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入学,一律免收借读费;对特困家庭学生实行"三免一补",确保每个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邓有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