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己所在学院的团委、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一直是一个“方外之人”,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不“感冒”。只是在一年前,我凭着兴趣加入了一个理论研究性质的校级社团。一年下来,干得还不错,算是社团里的“高层”了,举办的一些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10月份,社团评选先进个人,我理所当然拿到了一份推荐表,表上“院系意见”一栏需要有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的评定并盖章。面对我的推荐表,学院老师虽说最后也满足了我的要求,但态度很不耐烦,表情相当冷漠。难道学生取得成绩老师不高兴吗?我感到困惑。
“你搞了那么多活动,都跟学院一点关系也没有!”老师的一句话顿时让我明白了一切。不管我做了多少,只要是没有给学院带来利益,就是这种“待遇”!
我不得不深思当前大学校园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特别说明的是以下所谈到的仅指此概念下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老师心里,学生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拨,一拨与老师走得比较近,平常参加的活动基本都与学院有关;另一拨则是像我这样的——基本与学院、学生会等组织没啥关系,有可能凭着兴趣参加了校园社团或者什么社团也没参加。为表述方便,姑且不恰当地将这两拨学生称为“支柱学生”与“散员学生”。
“支柱学生”由于所做的事关系到学院荣誉,往往备受老师关注,加上“支柱学生”若是代表学院在某某比赛中获奖,老师也就肯定会相应获得“优秀组织奖”或者奖金等利益奖励,所以平常的评优、评奖学金什么的,总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青睐。而“散员学生”所做的一切,都不能给老师带来直接的荣誉或者实际利益,对于他职位的升迁更是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无论做出了多大成绩,在老师眼里都无关紧要。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正是在老师的这种功利心的冲击下变得日益淡薄。老师的逻辑是:学生所参加的活动不能为我带来实际的利益,我当然懒得理会。学生的逻辑则是:既然老师对我漠不关心,我为何还要对你心存感激?
在大学里,毕竟“支柱学生”还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游离在学院之外的“散员学生”。一方面,“散员学生”对老师这种建立在利益层面上的区别对待一直是颇有微辞、心存芥蒂,老师对这样的学生也是不闻不问,因而两者不相往来的情况非常普遍,在评优阶段关系更是相当敏感;另一方面,“支柱学生”虽说比“散员学生”会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但是得到这种照顾的代价可能是牺牲了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兴趣不能当饭吃啊,评优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一个小小的辅导员老师权力有多大。”同学告诫我说。但是在与“支柱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对老师的那种毕恭毕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的。更确切地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你帮我做事,我给你好处。这样的环境下,师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的几率想必是微乎其微的。
作为以育人为目的的高校,关注的应该是每一个学生,老师以功利的眼光将学生“一分为二”,难道不是畸形的短视吗?老师难道不应该为所有取得成绩的学生感到骄傲吗?利益,让一部分学生远离了老师;利益,让一部分人口是心非地接近老师。这两种情况本质上都反映了日益严重的师生关系如纸薄的状况。事实上,师生之间因利日渐淡薄的关系也影响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大学里日趋严重的“学生会官僚化”,就是利益驱动下的必然结果。
利益,何以拥有如此大的魔力,让曾经在我们心中写满“美好”字眼的师生情谊异化得如此不值一提?(越阳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