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中的“为什么”向遨游太空的国际宇航员发问,并可立即得到回答。继南京中学生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天地对话”之后,今年12月中旬左右,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将续写“问天”对话。与南京进行的“天地对话”不同的是,在上海参与对话的20名学生将覆盖长三角地区,新疆、西藏的学生也将组团前来,另外,实时通话中还将有特奥小运动员的身影。
“对话”少年须具备三条件
记者昨天了解到,上海的“天地对话”命名为“我问星空”,是青少年利用业余电台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一次直接通话活动,这也是上海首次、全国第二次中国孩子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通过业余无线电台进行的“太空长途”。今年8月26日,20名学生聚集在南京三中,已经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话。
据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介绍,参与这次对话的20名学生将从上海市各区县中小学校中挑选,并覆盖长三角地区、农民工子弟、少数民族学生,特奥小运动员也将加盟。参加“对话”的少年至少要具备3个条件:年龄14岁以下,外语口语流利,爱好航空航天知识或有无线电通讯专长。据负责此次活动的教师施浩介绍,这几个条件也是面试时着重考查学生的要素。“对话的主要语言是英语,口语不流利肯定不行。”
面向中小学生征集话题
据悉,对话者的选拔将于11月上旬启动,目前本市尚未确定人选。根据设想,选拔启动后,先由各区推荐候选人,每区有5个名额,然后由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进行面试。没有选中的学生可以在现场进行观摩。
最终挑选出的20名学生将有约9分钟时间,通过无线电与宇航员对话。话题将从下周起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11月下旬确定。向宇航员问什么,允许学生自由畅想。只要贴近太空生活、与宇宙空间挂钩,就可能被选中。
施浩告诉记者,对话者的选拔与话题的征集活动将分头进行,所以最终入选的学生问的并不一定是本人想到的问题。
“我问星空”的主会场将设在岳阳路的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业余电台。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架设在学校的156部电台收听对话,主办方届时还将在各个区设分会场,组织学生观看。
所有参与者事先将接受培训
与南京进行的“天地对话”不同,除了参与实时通话的20名学生,现场还将有8名操作电台、计算机控制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将由学生担任。主办方考虑到学生操作可能出现失误,或当天会发生意外状况,事先已准备了应急预案,并准备了两套设备。比如突然遇上停电,另一套设备便能确保对话不被中断。
当然,不管是参加对话的学生还是电台、计算机的操作者,都将事先接受无线电业余通讯专家的培训。 (记者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