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不再单是教
这个暑假开始,陈振刚夫妇对女儿的投资又增加了一项——钢琴陪练。陪练的意思就是除了正常的每周一次钢琴老师的课,再请一个音乐学院键盘系大三的学生陪练弹钢琴。
他们的女儿今年11岁,4岁半开始学钢琴,刚刚通过了八级考试,夫妻两个人还是挺满意的。因为两个人并不是搞音乐的,让女儿学琴的初衷也只是为了让她今后有个爱好,打下些音乐基础。但是女儿的表现出乎他们的意料,女儿不但没有反感,而且还比较有兴趣,就这样一路学了下来。为了能学得更好,他们给女儿找了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每节课300块钱。
学费上去了,新问题也出现了。夫妻两人虽然不懂音乐,但凭着理解能力,以前还可以辅导孩子练琴。随着女儿的水平越来越高,两个人再也没有能力指导了,只好找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当陪练家教。
“效果还不错,他们年龄差距小,女儿练起来也有兴趣。”虽然陈振刚多了一笔支出,但对这样的家教还挺满意。
一提起家教,人们会自然想到教英语、数学,辅导作文,但是现在家长的要求五花八门,家教新品种层出不穷。
北京杜女士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录取的中学不理想。失望之余,只好让孩子在课外多学些东西。儿子的英语不太好,杜女士开始想在暑假给他报个英语强化班,但杜女士后来突发奇想:能不能找个有留学背景、英语纯正的大学生陪孩子说英语呢?
杜女士的想法竟然实现了。她去一所大学登记找家教的时候,学生给她推荐了一个人选。这个小老师,中学时随父母到美国,在那里待过两年。
杜女士的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大哥哥。杜女士也不规定教学内容,只要是用英语谈话就行。
哈利·波特、新型战斗机、动漫等等成了两个人的话题。虽然杜女士的孩子词汇有限,但是还能结结巴巴地表达,不会的词,或者去查字典,或者直接用汉语说出来,再由小老师教。杜女士的孩子变得盼望上课了,不像以前,一说上英语课就皱眉头。
“这个家教请得值。”杜女士很为自己当初有点“夸张”的想法叫好。她觉得儿子不仅对英语有了兴趣,能够开口说话,而且和一个有国外经历的大学生在一起,眼界开阔了。
“陪玩家教”不简单
为了给将来可能从事的教师职业积累经验,北京师范大学的兰茹从大一开始就利用假期做家教,如今,大三的她已经带过十几个学生了。开始还只是教语文讲作文,但在去年暑期,兰茹遇到了一份“陪玩”的家教。
“原来我也不知道有这种家教。”兰茹说,她在学校家教中心的信息栏里看到了一条为从美国回来的小女孩kelly寻找陪玩家教的信息。“kelly刚10岁,不会说中文。她的家长希望能找一个陪玩家教,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和她用中文沟通,希望kelly在玩的同时学习基本的中文。”兰茹的中文专业为她顺利地赢得了这份工作。
为了能引起kelly学中文的兴趣,兰茹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希望用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来吸引她的兴趣,又不能太难。”反复斟酌后,兰茹决定将小故事和谜语作为吸引kelly兴趣的法宝。
兰茹与kelly的沟通果然遭遇了困难,kelly不仅完全没有中文基础,而且不愿意学中文。“刚开始的时候kelly不明白一些词汇的意思,我用中文解释来解释去就是解释不清,最后还是得用英语解释,反而成了我练英语口语了。”兰茹笑着说,“好在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就熟悉了。”
一个多月以后,kelly到别的城市去旅游,兰茹的陪玩工作也结束了,家长对她的工作很满意。兰茹解释说:“其实家长的评价大都是根据孩子的反馈,和孩子沟通得好,玩得到一块就可以,kelly的中文并没有进步多少。”
兰茹认为,“陪玩家教”的出现,说明家长正在逐渐意识到学会沟通对孩子的重要性,但目前这种“陪玩家教”的需求量还比较小。
兰茹的室友曾经也当过一个五年级女生的陪玩家教,忙于工作的家长唯一的要求就是监督孩子完成暑期作业。而“玩”,仅仅是在完成作业之余,按孩子自己的安排去陪她打球或者游泳。
南开大学的小梁在暑假里接受了一个因为父母工作忙而需要“托管”的小学六年级男生,这个男孩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被寄放在了小梁的宿舍里。“我每天都要踢球,后来他就和我们一起踢,玩得挺高兴的。我偶尔还会给他讲点人生哲理。”实际上已经做了“陪玩家教”的小梁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精心设计过他的课程。
兰茹和她的同学都认为,“陪玩家教”的出现是一种好现象,但目前还很不专业。兰茹说:“即使是我们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只是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课程,并不清楚该怎么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制定适合他们的项目,需要专业的老师对‘陪玩老师’进行培训。”
家教种类不断出新
北京王先生的儿子今年考上了一所示范高中的英语实验班,王先生觉得儿子之所以对英语感兴趣,与请的家教不无关系。家教是位大学老师,令人奇怪的是,她只收男学生。
“她觉得现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语言类课程,对男生不公平,由于女生在语言方面的天赋优于男生,上课时老师提问女生的次数明显多于男生,女生得到的锻炼比男生多。”王先生说,这位老师很重视训练孩子的口语,几个男弟子跟着她学了几年成绩都不错。
如今像这样针对性极强的家教种类很多,暑假里,不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媒体上类似一周练好字、改变学习陋习、限时作文训练的家教信息比比皆是,当然这些家教的收费与过去的传统类型相比也偏高。
与这些高收费、赢利性家教对应的还有义务家教。南开大学的李国瑞在假期里通过学校的志愿者协会联系到一份义务家教。他的学生是一名患有脑瘫的女孩。
女孩的父母在国外工作,平时她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女孩的父母希望能在不久后把她接到国外去。女孩因为身体原因平时和同龄人接触不多,家长希望请个家教教她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同时也让她试着与人接触。
李国瑞说:“女孩虽然行动不方便,交流也有障碍,但是她学习很努力,每天坚持记日记。我放慢速度和她说话,她听得很认真。我觉得对克服她的交流障碍有些帮助。”
其实李国瑞的家境也不富裕,他平时做家教是为了挣些生活费。但他还是坚持做这份义务家教,他说自己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也是一种尝试:“我的要求并不高,能够吃饱穿暖就行,既然能吃饱饭了,那我愿意以我的能力帮助别人。”(李新玲 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