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亲在荔江酒店生日酒宴过得不愉快,“黑龙会”老大冯志希就带着“马仔”前往该酒店滋事,霸占着座位不点菜。昨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审理以冯志希为首的“80后黑帮”“黑龙会”案,在法庭举证阶段和辩论阶段又爆出“黑龙会”的种种劣行。
酒店霸位为母出气
据起诉书指控,该涉黑组织为牟取非法利益,多次前往广州市白云区竹料荔江酒店寻衅滋事,强收保护费。
对于该项指控,“黑老大”冯志希的辩护人指出,他们到荔江酒店滋事,起因是冯志希的母亲生日过得不愉快。据悉,因嫌酒店的菜不好,导致其母生日过得不愉快,冯志希遂带领“马仔”进入酒店闹事,占着位置不点菜。
在校生逃课当“马仔”
19岁的冯浩峰,绰号“阿峰”,是“黑龙会”的“马仔”。
为减轻冯浩峰的罪行,其辩护人称冯浩峰还是“在校学生”,“只有周六、周日才回家”,“和这些黑帮成员接触得比较少,一些违法的活动也没有参加”。为此,他们还拿来冯浩峰的两份在校证书作证。
对于这项证据,主诉检察官张雁昌明确指出,这份在校证明尚不能确定是否真实。即使真的证明他是“在校学生”,也并不足以证明他就没有参加该涉黑组织。因为,在该案中也存在不少在校学生缺课、逃课参与黑社会组织的情况,由于他们没有参加具体的犯罪行动,且犯罪情节轻微,年龄较小,所以没有被提起公诉。
对此,辩护律师在庭上强调,在校学生加入“黑龙会”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威胁、恐吓他们。
庭审现场
“挑灯”夜审进行法庭教育
昨晚6时已过,为如期完成庭审程序,审判长决定“挑灯”夜审。经过短暂的休庭,晚7时许,冯某文、冯某峰、冯某杰等三名在犯罪时还未满18周岁的被告人走上被告席,开始进行一项少年庭特有的程序———接受法庭教育。
首先由社会调查员当庭宣读了社会调查报告,就三名少年被告平日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阐述。三名被告均表示“愿意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最后陈述
“黑老大”拒不认罪 “黑老二”痛心悔过
法庭教育结束后,14名被告齐齐被带上法庭进行最后陈述。
“黑老大”冯志希直到此刻仍拒不承认自己组建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并且没有道歉之意。其弟弟冯志钊则显得痛心疾首,他说“事到如今,我为自己给被害人及其家属带来的不幸,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感到愧疚……愿意按照法院的判决从家里筹钱进行赔偿。”
其他众被告人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了悔意和歉意,萧浩敏更表示“希望将来改造后自己赚钱赔偿给被害人。”
一声槌响,法官宣布闭庭,将择日宣判。
案后分析
从“一起玩”到犯了罪 17岁少年懵懂走入“黑龙会”
一帮“80后”的小青年是怎么走入这个涉黑组织的?庭审中,大部分被告人在描述这个黑社会组织时都用了这样的字眼“我们是一起玩的”,“我们只知道朋友一起玩,但没想过这个就是黑社会”。多名辩护人也在庭上指出,这是一帮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他们涉世未深,对于黑社会在主观认识上模糊不清,出于初入社会的无奈和迷茫,他们才误入歧途。
或许,年仅17岁的冯某杰加入黑社会组织的过程更能说明问题,他是14名被告人中年纪最小的。
冯某杰的辩护人称,今日坐在法庭之上的被告人冯某杰曾经也是一名“三好学生”,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黑老大”冯志希,出于崇拜和感恩的心理,他被拉拢腐蚀。
冯某杰加入“黑龙会”时,是在一张白纸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他认为,“都是一起玩的朋友,签个字没什么大问题”。第一次参与犯罪行动时,他甚至未满16岁。
一个未满16岁的孩子意识懵懂,他以为替人“看场”是正当职业,以为殴打两名被害人致死是在“抓小偷”,以为打死毒贩争生意是在“惩治卖假药的贩子”。
在犯罪过程中,冯某杰的行为也表现出种种矛盾和无奈,他会给被殴打的被害人水喝,也会在作案后打110报警救人。辩护律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冯某杰也是“黑社会”的受害者,他受害的方式是今天坐在了法庭被告席上。
●城乡接合部诱发涉黑组织
“黑龙会”案主诉检察官张雁昌认为,这群“80后”的年轻人走入黑社会性质组织有多重原因。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基础的问题,这帮年轻人的出生地和作案地大都在白云区的城乡接合部,这一区域一直都是案件多发地,引发犯罪的诱因比较多,外部环境给他们提供了犯罪的土壤。
●过早辍学接触社会
张雁昌还感叹:“现在的未成年人成熟得太早了,很难想象,法庭上稚气未脱的这帮孩子能干这么多坏事情来。”
在该案中,有10名被告人文化程度均为小学。张雁昌认为,由于教育的缺失,导致这帮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时间太早了,这种“早接触”有益也有害,在心智未成熟时,就迅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容易误入歧途。而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社会也是犯罪低龄化的重要原因。
另外,父母的忽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该案中,被告人冯某杰的家中有一个生病的弟弟,父母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生病的孩子身上,而对冯某杰则疏于教育。
●社会纠正机制不健全
当下社会纠正机制的不健全也是“80后黑帮”出现的重要诱因。张雁昌表示,现在整个法学界都在探讨对未成年人的惩戒采取哪一种方式更好,惩戒过轻达不到效果,惩戒过重容易诱发逆反心理,导致未成年人变本加厉,出狱之后继续犯罪。对于犯了罪的未成年人该怎样教育,现在也一直没有探讨出一个很好的社会纠正机制。张雁昌说,“这个问题总是在研究,但总是很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