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妇联于2006年末至2007年初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和长春工程学院五所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进行专题调查。下发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34份。近日公布调查结果,43.7%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反对“傍大款”,21.2%的人认为“很正常,每个人追求不同”,33.7%的人认为“无所谓,但自己不会去做”,1%的人表示“赞成,有机会自己也会这么去做”,由此引发舆论轩然大波。(见7月10日《城市晚报》)
笔者研究了此次调查的情况,发现女大学生对待“傍大款”的态度并不至于使人们如此群情激奋——表示赞成且有机会自己也去“傍大款”的只有1%,表示“很正常,每个人追求不同”及“无所谓,但自己不会去做”的可归于持宽容态度,比例超过一半,而她们的宽容并不等于自己会去“傍大款”。将这些女大学生绑赴道德烤架,未免有点“滥杀无辜”的嫌疑。
认为“傍大款”“很正常”的女大学生的“最大过错”在于,没有明确对“傍大款”表示反对,或者说态度过于宽容,因此她们才会被定性为“思想道德认识模糊”。但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认识模糊”的显然不只是这些女大学生。今天,大学生早已不再是隔绝于象牙塔内的修行者。当人们为女大学生宽容“傍大款”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傍大款”的又何止是大学生呢?
从事故频发的小煤矿,到新近曝光的黑砖窑,触目惊心的事故背后总能依稀看到人祸的影子,“官商联姻”之类的话题也一再被人提及,至于“有钱可以生二胎”、“纳税大户子女照顾考分”之类的媚富招商引资举措,更是屡见不鲜。一些官员在分享“大款”财富的同时,竭尽所能为之提供便利,谁能说这不是“傍大款”?当一些大学屡屡向富豪献媚,对“天价培训班”等流露出异乎寻常的热情的时候,谁能说这算不得“傍大款”?
笔者这么说,绝没有替那些赞同“傍大款”的女大学生开脱的意思,只是想强调一点,道德观念不仅取决于个人修养,同时更会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甚至一些大学都在忙于“傍大款”的时候,又怎么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能“独善其身”?
无论是权力“傍大款”,还是大学“傍大款”,其危害和影响都甚于一些女大学生宽容“傍大款”的态度。对前者,泰然处之的宽容与女大学生对“傍大款”的宽容之间,难道就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因为人们普遍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因此也就对他们有了更高的道德期待。但在期望大学生能保持高洁品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考虑:究竟什么原因使得少数大学生逐渐模糊了“思想道德认识”?在“富者通吃”的社会背景下,女大学生所流露出来的态度不过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由此而值得引起反思的显然不应该只是那些女大学生。(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