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8日电 据新闻午报报道,“我和同班的小明最终决定一起去腐败,酱紫……”这是上海市黄浦区某小学张老师在其所带班级学生的暑期周记中看到的一句话。一些小学语文老师表示,“酱紫”、“GG”、“腐败”这些网络专用词在学生的小作文里已经“崭露头角”,尤其在暑假期间的周记中体现明显。专家认为,小学生规范的语言习惯还未形成,不宜过多接触网络用语。
学生博客家长老师看不懂
据部分小学生反映,由于平时在博客上习惯了使用网络语言,虽然知道作文中不能出现不规范的字眼,但一不小心还是会把这些词语写到周记里。记者发现,网络语言的字眼在学生的博客里泛滥。“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东西),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后来,偶(我)就把这些东东带去同学那里,我们腐败(意为朋友一起吃饭玩乐等)的时候我很得意……”这是上海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杰在博客中写的一篇文章,家长和老师都说看不懂。但小杰说,这样的日记同学们都很喜欢看。
据了解,网络语言的简洁和表意生动是受到学生青睐的主要原因。如把“这样子”说成“酱紫”,文字看上去有新鲜感,更活泼……“看文章时好像能看到表情一样。”说到网络语言的好处,小杰滔滔不绝。
过于投入不知词语原意
上海市黄浦区某小学的张老师担忧地说,不少小学生太投入于网络语言,反而不关注词语原本的意思了。比如问道“腐败”,几个学生竟认为该词的解释原本就是和朋友一起吃饭玩乐的意思。虽然没有强行禁止,但校方一般不提倡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
掌握母语后才可变通
上海市语言文字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去年就出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学生在暑期作业中出现了网络用语增多的情况,与暑期未在学校里接受规范的语言熏陶有很大关系。
华东师大中文系社会语言学专家表示,对于还没有很强辨别力的小学生来说,最好要好好学习规范的语言,等到能够熟练掌握母语后再尝试变通。“他们还没有分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的能力。如果过早介入过多网络语言,会影响母语的学习,造成语言混乱。”(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