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不要紧 孩子欠小店的债就成了滚动的雪球
小学生的消费观念 其实跟着成人走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杭州滨江一小校长吴国琴会习惯性地走出办公室。从三楼走廊的窗户看下去,马路对面的几家食杂店一目了然。
最近一段时间她发现,放学后去买零食的学生终于少下来了。更让她感到安慰的是,也没有老师和家长再反映学生的赊账问题。
一个班有50%以上的学生赊过账
资金周转 不开或者情况紧急时,赊欠在所难免。成人世界的这个“游戏”规则,孩子不仅知晓,而且掌握得游刃有余。
铅笔、橡皮、直尺、红领巾、跳绳、各种各样的零食……滨江一小校门对面的一家食杂店里,保存着一本专用的花名册,上面是学生的赊账记录。这些欠账每笔数额都不大,为一元、两元。学生还了钱,名字上就画条横线。
四年级男生涛涛曾经创下班里的欠债纪录。第一次欠账是为买一副大富翁棋,价格7块,当时涛涛手里只有5块,店老板说:“算了算了,你先拿去玩,明天记得把2块给我。”涛涛没多想就拿走了,还觉得老板人很好。
本来,每个月父母给他50块零花钱,但由于“小店里的东西好”,他的零花钱很快就花光。一把玩具手枪25块,一支钢笔8块,用几天坏了,又买一支。不久,涛涛发现,原来赊账的不止他一个,班里不少同学都在小店里欠钱。这下他更心安理得。前前后后,他一共从两家小店里赊过100多块钱东西,有文具、玩具,也有零食。
学校二年级一个班曾经做过统计,25个学生中,16个有过赊账经历,比例超过50%。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几乎都有学生和小店发生过债务关联,低年级学生多赊文具,高年级学生多是零食。
赊账理由五花八门
需要文具,要吃零食,买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赊?尽管很难查到谁是始作俑者,但学校知道赊账事情后,立即展开调查。
赊账有几方面原因:上课要用某个文具,学生忘在家里,怕老师批评或上课时没得用,临时跑到店里采购;放学回家前嘴馋或肚子饿,买点零食充饥;有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零花钱不够用。
滨江一小紧邻钱江新城,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租住在七堡、九堡、汽车东站附近。家长整天忙里忙外,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细节。而考虑到家离学校远,学生忘带文具老师不让他回家取,但这样一来会影响正常教学,次数多了老师总会批评几句。至于零食,学校很早就有规定,学生不要带零花钱,以远离不卫生食品,养成好的习惯。
学校还发现,大部分赊过账的学生能从零花钱里挤出来还掉,一部分人似乎耍起赖皮,欠过钱忘了还。整个过程,他们的家长都蒙在鼓里。
调查清楚后,学校再次向学生强调纪律:不带零花钱,更不能赊账。学校加大管理力度让周边店铺的学生生意不好做了,校门口和不远处的两家食杂店先后易主,对门的一家已经变成主营学习用品的文具店。并且在学校沟通下,不再给学生提供赊账服务。
“我接手后,再也不想去趟浑水了。”文具店店主徐先生一脸无奈地说。先前曾有家长来投诉过,和前任老板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不过徐老板还是想做些解释:“有些小孩子我们都很熟了,他说没带钱,急着用,我们能说什么呢?本来是做好事的,谁知道家长不理解。”
小学生也该接受理财教育
“大家有过赊账经历吗?”赊账风渐渐平息后,不少班级都开了有关“赊”与“还”的主题班会。几天前,二(1)班班会上,班主任丁老师跟学生讨论起这个话题。在上交的小纸条上,学生一边倒地认为,赊账是不好的事。
让丁老师意外的是,有几个学生还写出“被赊账”的经历。一行行稚嫩的字迹上写着:
“有一次,妈妈没带钱买菜,她就跟我借了20元。她说以后还我钱。她先给了我10元。妈妈还欠我10元,到现在都没还。”
“妈妈要拍结hun照,问我借了3百元钱。”
“有一天,我们去玩,乘公交车,我给外公钱,外公欠我6块钱。他后来还了。”
“虽然没做过更细的统计,但可以看出来,孩子有赊账冲动,和父母不无关系。”丁老师专门和家长沟通过,家长们大多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养成赊账习惯,但实际上他们自己做到了吗?
采访中,滨江一小校长吴国琴说,现代社会的经济意识和消费习惯已经从成人走进青少年,孩子们过早接触到独立消费,如果缺乏科学的消费引导,抵制一些诱惑,很容易打下不好的基础。“目前学校教育中,对这一块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针对不少学生脑子里有赊没还,不懂得诚信和责任意识,江干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陆惠英专程到学校里来讲课。“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人情消费跟着大人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陆老师用四个“走”来总结现在的学生消费现象。
她觉得,一个小小的赊账问题,其实暴露出当下教育的薄弱环节:忽视理财教育。虽然大学里理财、消费教育已经开始,但基础教育中也应该适当做这类教育的渗透,“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努力,缺少一方都难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 艾丹青 丁霞)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