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故事:108份求职简历、20次面试换来成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求职故事:108份求职简历、20次面试换来成功
2009年04月16日 14:43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2日,我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短信,“韦祎同学:您已通过我行考核,请于3月6日前的每天上午10:00或下午2:00到我行人力资源部签约……”虽然这不是我收到的第一个Offer,但这肯定是我的最后一个Offer。回想这几个月应聘的历程,切身感受到了求职路上的坎坷和艰辛。

  作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一个小本,在外地学校就读的北京学生,本来大三的时候就在为找工作的事儿发愁,不停地请教各位牛人师兄师姐们笔经和面经,偏偏今年毕业又赶上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雪上加霜。这回找工作,历时7个月,转战北京成都两大城市,确实非常辛苦。

  我从去年8月就开始网申,但凡符合应聘条件,就狂申不已,本校的宣讲会几乎一个都不落下,有时还跑到外校去听,笔试、面试、霸笔、霸面一个都不少。每家公司都是各显神通,出尽千奇百怪的招数来考验我们。几个月来,一共投出简历108份,参加笔试32次,面试20次。

  其中,应聘网易的经历是我比较难忘的。全国报名人数就高达3500人,其中不乏佼佼者,网易公司仅招应届生35人。我应聘的职位是财经编辑,职位只招6个人,报名的有300多人,笔试从下午2:00到5:00,在网上进行,都是开放性试题,比如为网易选一个形象代言人,举例说明网络媒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等。然后进入拉票提升人气的阶段,人气前20名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优先面试的资格,不爱拉票的可以获得常规面试。笔试大概过了半个多月,我都快忘了这件事儿了,某天中午,我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广州总部的电话,被通知半小时后电话笔试,我顿时兴奋不已,随便吃了两口,赶紧回寝室恶补最近的时事新闻,尤其是财经方面的。半小时后,接到了电话,我调整好音量语速,开始从容作答,对方是财经频道的主编,问得可谓是纤悉无遗,从我学的保险专业知识,问到最近 AIG事件、保险公司经营监管、股市、房地产、银行等,整整问了快一个小时,最后让我把发表在校报的文章发过去。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收到二面通知,但是经历了一次比较别开生面的笔试和电话面试。

  由于我很希望到北京工作,所以找工作期间要经常奔波于成都与北京之间。有一次,为了参加某公司的面试,早晨4点半起床,飞回北京,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面试现场,脑子一片空白,面对面试官的提问,难免晕头转向。刚一面试完就知道肯定挂掉了。第二天又赶紧飞回成都。像这样的“南征北战”也绝非仅此一次,其中不乏有在笔试面试前一两天才通知我的例子,结果往往赶不及。希望北京的招聘企业能够考虑一下我们这些在外地学校就读学生的实际难处,可以做些人性化的时间安排,给我们和京内学生同样的机会。

  那时候我天天网申,可谓是“申申不息”,生怕过了招聘单位的截止日期。好在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截止日期是在11月份,而且他们的确考虑到了在外地学校就读学生的特殊情况,招聘分两批,将外地学校就读学生的笔试、面试安排在寒假进行。这样我不但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和考试,同时也能在寒假从容地参加笔试和面试。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不用在成都与北京之间来回奔波,受到和京内学生一视同仁的待遇。

  今年1月12日,我顺利通过了一面。1月14日参加笔试也顺利通过了。2月11日,收到二面通知。第二天下午,我又加入群殴战场:半分钟的自我介绍,随后是小组讨论和自由辩论。我与招行有缘,从报名、一面、笔试、二面、入职体检、直至签订协议,都是一帆风顺的。

  离开校园迈入职场,其中的艰辛可见一斑。未来漫长,在应聘过程中,“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企业文化深深感染了我,应聘单位的企业文化与自己的理念契合会使工作如鱼得水,我相信这份工作能够让我收获精彩的人生。韦祎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