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
2009年04月09日 09:48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不少高校正在逐步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据整个教育体系的主流,很多包括名牌院校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很难适应现状。这背后一个深层问题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

  4月2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强调,对高校毕业生“要全面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并表示,“要抓紧有关配套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力争在4月份全部出台。”大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再次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对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深入探讨。

  学生: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丁是首都师范大学广告专业大四学生,今年求职仍不见眉目。“单位招聘要求很严,对于实习经历和实习作品很看重。”她说早知道上学期间就去单位多兼职实习了,没必要把时间都花在专业课上。“可老师也没给我们这方面指导,自己也不知该怎么办。”她感到很苦恼。

  小丁的状况并非个案。很多大学毕业生反映不知该如何找工作。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等待就业的大学生中。很多已就业的大学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下,日益感到原有知识积累和能力的薄弱,不少人选择进一步职业培训和专业学习。

  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让用人单位认同你的工作能力?面对这一连串现实的“生存”问题,昨天还沉湎于“韩剧”和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尽管不少高校正在逐步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据整个教育体系的主流。这使得很多包括名牌院校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很难适应现状。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一个深层问题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着与现实严重脱节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的背后

  近两年应届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人数屡创记录。2009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全国报名人数突破100万,最终参加笔试有77.45万人,而招聘职位只有1.35万个,淘汰率达98.2%。导致公务员热的原因当然包括稳定的收入和待遇及较高的社会地位等。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盲目跟风参加考试。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反映不少人报考公务员是因很难找到工作,不知自己能干什么或者知道自己干不了什么,于是选择考公务员。

  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反映出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忽视使得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没有经过严格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有些甚至通过简单判断“热门与否”就“拍脑袋”决定所开设专业,最终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同时,单纯以“热门”为专业设置导向导致了人才培养趋同,供大于求现象严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教授明确表示,现在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但大学课程设置理论性太多,与社会需求脱节,这成为大量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

  其次,没有明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如今的大学生存在很多“缺失”:缺少对社会的理解、缺少对自己清晰的定位、缺少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也缺少“接受失败和挫折的良好心理准备。”

  从源头看,一些高校招生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很难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同时大学生中普遍缺乏明晰的职业理念和规划。这些均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目前大学职业规划教育所缺乏的环节。

  金融危机或是契机

  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使得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培养专业技能,并具备一定工作实习经历,应聘时具有较好的就业能力,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使得众多学校缺乏特色。“我们的研究型大学偏多,技术性、实用型大学偏少、偏弱;一些学校不重学生就业,仅仅因为有某一领域老师,就开设某一专业;还有些专业、课程设计强调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忽视了谋生就业技能的养成。”全国政协委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晓说。因此,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将职业规划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迫切之举。

  这方面北京科技大学的做法值得效仿。从2008年级本科生起,学校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成为贯穿四年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各年级授课内容充分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及专业发展特色,结合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问题,“在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就业理念的培养也很重要。自主创业是就业的重要选择。对于社会上对大学生“卖猪肉”、开饭馆等现象存在的“偏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公开质疑:“大学生为什么不能杀猪?我们这代人当时都接受精英教育,但当年都到基层去了,我本人当过茶叶工人。最近这一二十年,形成了一种不太健康的就业观念,好像大学生只能在大城市,到基层就是问题了。”

  应该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同时教育、户籍、社保等制度方面依然存在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这其中,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失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面对危机,国家层面的支持不容忽视。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4月2日的会上,张德江还强调,高等院校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要加快实施毕业生见习计划,认真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

  “我期待这次金融危机能够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刘晓说,这或许也是更多人的心声。记者 王 瑜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