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仪的企业培养感情:
前天在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2009年首场青年见习计划大型招生会吸引了2500人进场。记者发现,不管是往届毕业生还是应届毕业生进场并不期待一次性找到工作,而是希望提前半年与企业“培养感情”,为正式就业打好基础。他们将见习期视为“婚姻前的恋爱期 ”。
大学生想“曲线就业”
律师助理、采购经理、会计、工程技术员、总经理秘书——此次劳动部门一口气拿出了800个见习岗位。“像我们大学生要想应聘会计类的岗位,人家用人单位基本上都要求必须有1-2年的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看着好工作只能白白错失掉!”马捷去年7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半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说:“这样的见习计划,对我们也是个好消息,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过渡,好好提高自己,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至于摸不着方向。”
老家在六合的戴军则有点犹豫:“要是毕业了还在见习,家里压力会比较大。”他说,想早点拿工资孝敬爷爷奶奶,而参加见习是由政府统一发放见习补助,每月几百块钱,租房子都不够,可能还得家里支持。戴军这么盘算,只要能找到好工作,花3个月时间锻炼不算多。
政府“埋单” 企业“试工”
记者在会场内转了一下,发现单位的简章上只要求专业和学历,年龄也放得很宽,30岁以下的青年都可报名。一位招聘人员说,招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就意味着培训成本的增加。而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企业要控制成本,所以招人自然会要一些熟手。“我们招一名大学生,在3-6个月见习期内,政府给他每月发510元生活补贴,这就等于是为我们减少了培训开支。公司会录用80%-90%的见习生继续为公司服务,淘汰一小部分不努力的学员。“能够留用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出色人才,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大笔财富。”
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朱骏表示,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作经验就是基本工作能力,怎样接待客户,如何接电话、起草文件等。具备这些基本工作能力并不难,只要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一般几个月工作就能上手。“青年见习计划”核心内容是通过组织青年人到一些知名企业提供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上见习3-6个月,打造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富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见习招生会”不是“招聘会”
对于“见习计划”,不少毕业生们并不太了解。此次招生会上大部分都是知名企业,拿出来的见习岗位很有吸引力。而毕业生们最关心的就是能否“苦尽甘来”,在培训结束后顺利留下来。在与见习单位面对面交流时,毕业生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最后留用的比例是多少?”一听不能留下来,很多人掉头就走。
市职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副主任许宏报说,现在不少单位和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见习培训和岗位培训是一码事,没有招聘计划的单位就不愿参加活动。但事实是,见习单位的职责是培养学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见习培训过程中,学员与单位并不建立劳动关系。为了保证见习的效果,政府规定了90%的稳岗率,也就是说大部分青年人都能留用。
记者了解到,南京是推进青年见习计划较早的城市,自2006年7月至今,已先后开发了642家见习企业,为新生劳动力提供了2万多个见习岗位,有2.12万名学员接受了见习培训,培训后就业率高达85%。据悉,今年5月份左右,南京劳动部门还将针对应届毕业生举办一场大型见习招生会。
快报记者 项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