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高校提早筹划就业新门路
农历新年之后,原本就已成为社会难题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更显严峻。据记者了解,尽管深圳高校不多,但历年来在学生就业率上都位居全省前列,均达到90%以上,入选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建设院校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是全国技职类高校办学理念的佼佼者。
那么,深圳本地大学生就业状况是否真如外界传言般严峻?与外地来深找工的大学生相比,深圳学生就业有着怎样的特点与出路?面对着政府即将着手制定的就业扶持方案,来自高校师生最真切的诉求和建议是什么?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深圳本地大学生就业状况。
“就业形势没有传言那样严峻”
上周五下午2:30,开学第一周,一身黑衣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凯,就坐在学院西校区第一教学楼211 室,埋头策划一场即将在本月举办的综合类校园招聘会,而这距离上次该校举办同类型招聘会已有四五年之久(记者注:该校往年只有针对性地按学院或专业举办小型校园招聘会),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多争取一些就业机会。
尽管学校多年来已积累了不少企业资源,但从事学生就业工作已经6年之久的李凯,还记得校长前几天碰到他时即时出的“考题”:“今年就业这篇文章怎么做?”李凯当时的回答是“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以赴”。
“要谨慎乐观,这个乐观并不是指对最终就业情况的乐观,而是保持乐观心态。”李凯承认今年是复杂的一年,形势比上年严峻,就业指导中心工作量比往年少,也明显感到企业需求比往年少了。“根据学校去年11—12月的统计,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和工作岗位需求比往年同期减少了1/3,而今年年初这几个月,数字还在变化中。”作为深圳市内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以往都不是深圳大学校方担心的问题,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姚凯也感觉到了压力。
而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就业问题”是每年新学期第一次党委会议的“例牌菜”。从今年通气情况来看,该校党办主任张建并没感觉到学生就业形势有外界传言的那样严峻。“受影响主要是金融、商务英语专业,这些以往很好找工作的专业,今年确实不好找了。”
为应对金融危机给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本地三所高校都开始提早筹划新就业门路。尽管深职院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与180多个行业协会和2000多个企业谈合作,但今年李凯仍鼓励学校各学院、专业的老师勤跑市场,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信息学院则给每个学生就业投入1500元,除了用于校园招聘、中介推荐外,还奖励推荐学生就业的老师,从政策到财政刺激就业工作。
深圳大学也一改以往只跟企业联系的惯例,要求各学院和专业也与相关对口的商业协会和行业协会进行联系,以保持校园招聘会进场企业的数量。同时, 扩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积极找企业接收学生毕业前实习,因为在今年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较为挑剔的情况下,谁先抢到岗位展示才能,谁就越有就业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