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沈阳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答案应该是技校生。数据显示,按文化程度划分,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来说,是100个求职者竞争99个岗位,而大学、硕士研究生则是100个求职者竞争76-85个岗位。看来,并不是文化程度越高越好找工作。
大学生的两难选择
一直以来,高学历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求职的敲门砖。然而,今年是沈阳大学毕业生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大学毕业生发现工作很难找。
哈尔滨商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宫静告诉记者:“我参加了几场招聘会,职位虽然不少,但一些大企业主要招收技工型人才;一些小企业,我倒是符合条件,可我又不太愿意去。”
技校生为何受欢迎?
技校学生为什么受企业的欢迎?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用人单位都认为技校学生有实际操作经验,招来马上就能上岗;技校学生在学校接受一年的学习后,就开始去企业实习,早就适应了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且不少毕业生上岗后,过一段时间就能成为班组长和车间主任。而一些大学生往往偏重理论,动手能力不强,一切要从头学起。
动手能力是求职瓶颈
那么,学了更多的文化课和理论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瓶颈究竟在哪儿?
记者在位于于洪区的沈阳陆正冷热设备有限公司了解到,这家民营企业每年都从化工学院招聘大学毕业生,但有个条件,就是全部都要去生产一线。
总经理卢秉刚对记者说:“大学毕业生有知识,学习能力强,只是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让大学毕业生先到一线工作是我们发现人才的必要途径,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相结合才能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最终走上管理岗位。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更需要的是多面手。”
2月26日,高级职业信息分析师高凤祥介绍,很多用人单位在看应聘者简历时更看重一些有实质内容的东西,一技之长甚至比学历证书更有说服力。
专家对你说 缺啥补啥是好事儿
许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就能坐办公室,不愿意到生产经营一线去。高凤祥建议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应该积极弥补自身的不足,缺啥补啥。从基层工作做起,可以提高工作能力,积累经验,对以后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另外,目前沈阳许多装备制造企业最缺的就是一线的研发人员,具备理论功底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有了在一线工作的经历,就可能成为科研型的复合人才,绝对会炙手可热。(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