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准确的就业指导信息”
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3618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
本报讯 在目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你认为就业前景乐观吗?上周,本报联合湖北省人才中心、湖北省人才科研所,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大、湖北大学等21所武汉高校的毕业生,发出50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3618份。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变得相对现实,一改近些年薪酬“攀高”心态。在“如果你留在湖北工作,你希望月工资是多少?”这一选项上,六成多(65.66%)受访者将月工资起点定在“1000元”,仅6.15%要求在“2500-3000元”。
面对目前就业形势,39.13%的受访者表示“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严峻的形势”,26.50%的表示“等待观望”,26.44%的表示“走一步算一步”,6.62%的“在考虑自主创业”。
本报讯 这次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在求职中遭遇过招聘陷阱。其中,19.30%的受访者遭遇“试用期”陷阱,这也是受访者遭遇最多的求职陷阱。13%的受访者遭遇中介机构的虚假信息陷阱。
此外,大学毕业生还遭遇过收费陷阱、智力陷阱、工资陷阱等。
遭遇求职陷阱,24%的受访者 “自认倒霉”,“权当一次教训”;20%的受访者会“寻求媒体的帮助”;较少受访者会通过政府部门以及法律途径来解决。
29%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准确的就业指导信息”。
20 日,“湖北省2009年新春大型人才招聘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举办。这场招聘会是2009年春节后首场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会,近4万名求职者拥向会场,队伍最长时有3公里。上图:当天下午1时20分,一些学生投完简历走出体育馆,而门外还聚集着大量等待进场的学生。
男生2098人,占58%;女生1520人,占42%。
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另有选项显示:受访大学毕业生中,对就业前景担忧的占43.30%,感到压力很大的占42.10%,只有不到两成的人没有明显感觉或感觉轻松。
整体来看,男生的就业压力比女生普遍要大。认为压力很大的男生比女生多出7.6%。
受访者称,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用人单位减少”、“求职者增多”;“学校招牌或者学历竞争力不够”;“自身能力与素质不足”等。
不少受访者表示,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就业渠道、专业局限等,也给自己造成一定压力。
这次调查表明: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倾向,悄然发生变化。此次调查中,42%的受访高校毕业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发展机会”,而不是薪酬高低或单位好坏。
也有23%的受访者看重“用人单位的薪酬福利”,13%的受访者青睐“企业知名度”,13%的受访者因个人情况不同,表示将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就业去向
这次调查,34.12%、22.15%的受访者分别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列为理想的就业单位。另外,18.48%的受访者选择外资企业,8.86%的受访者选择党政机关。
68%的受访者选择去沿海地区工作,其中东南沿海占59%、北部沿海占9%。25%的受访者选择在中部地区工作,22%的受访者称“更愿意留在武汉”。
选择去沿海的受访者称: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个人发展机会多。薪酬福利高,生活条件好。对人才重视,政策有优势。再就是创业环境优越。
创业难点
本次调查,40%的受访者表示,在不能顺利完成就业情况下,对创业有所考虑。39%的受访者表示暂不考虑,但以后会尝试。对创业有过全面考虑的受访者较少。
对创业,较多专科生“有打算”,较多本科生“不考虑”,硕士生几乎都“不考虑”。
据了解,认为创业困难主要因素分别是:启动资金不足、自身经验不足、对经济形势和市场行情了解不深,以及创业指导不够。其中,自身经验与启动资金不足是最大难点。
这次调查,大多数受访者所依赖并且认为最有效的求职信息渠道是人才招聘会,其次是学校毕业生管理部门,前者占67.3%。
35%的受访者投递简历的渠道是现场招聘会,其次是通过招聘网站和学校推荐。
求职问题,大多数受访者受困“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求职技巧”和“专业优势不突出”。63.4%的受访者坦承,“缺乏工作经验影响到自己的求职成败”。49.2%的受访者称,“非常缺乏求职技巧”。
认为“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专业性专场招聘会”求职有效果的,分别占34%、30%。其中,部属院校受访者认为企业校园宣讲会效果最好,省属院校受访者认为专业性专场招聘会效果最好,二级学院受访者认为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效果好,高职高专院校受访者表示高校小型见面会效果好。
200份求职简历
如“泥牛入海”
作为大四的学生,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就足不出户,整天忙着在中华英才网、应届生求职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一些不知名的招聘网站上,注册、查看招聘信息,发送一封又一封的求职邮件,填写一页又一页的招聘页面,学习简历制作技巧,关注名企的面试经验和笔试经验。
我学的是新闻专业,但我初期投简历完全没有一个集中的目标,从文案策划到文员,甚至市场营销的职位都在投,但就是这么大的范围,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发现没有单位可以投了。
于是歇了下来,等着用人单位给我发来面试和笔试的通知。时间就在一天天的焦躁不安和满心期待中过去了。
我意识到这样空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和校园宣讲会,和同学整天穿梭在许多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研究生院、考试中心、体育馆、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忙着针对每家公司制作不同的简历、投递简历,参加笔试、面试。
到今年1月份为止,我在网上投出去的简历累计达到200封,跑了10多场招聘会和无数的宣讲会,简历前后修改到第6版,薪资期望由2000元以上降至1500元左右,虽然有过几次知名企业的面试和笔试经验,但最终还是没有一家单位发给我录取通知书。
除了我自己拼命跑招聘会,家人也在全力找。只要能联系到的企业和媒体,都已经试过了,但到现在也没有个明确的回应。
这些日子里,我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等通知,心急如焚……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供求总量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湖北作为教育大省,虽然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十年来出现首次回落,但仍有36.8万人,仅次于去年,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毕业生人数高峰年,在现今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我认为,目前湖北要有效缓解供求总量的矛盾,关键是要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盲目发展会造成产业结构失调,甚至会加剧就业难题。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咨询、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多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民营企业应是当前及未来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政府要积极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大学生就业空间的扩大。
有效整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资源和力量。政府公共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政策服务、就业指导服务(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公益性招聘(现场和网络)、就业培训服务、档案管理及其衍生服务、自主创业服务和就业市场的监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综合服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大学生自身也应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应聘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创业能力等。企业等用人单位,也要不断更新用人理念,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空间。
大学生就业问题,党委政府很重视,人事、劳动、教育、共青团等职能部门都纷纷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社会各界也很关注,现在的关键是要整合这些力量和资源,形成合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真正让学生受益。
本人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6年,想给出几点建议,希望对身处就业困境中的大学生有所帮助。
要务实地寻找就业机会。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对全球和中国的实体和虚拟经济产生巨大冲击,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自身的局限,迫使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务实地寻找就业机会而不是发展机会,曲线求发展是最佳决策。
要全面提升求职能力。求职能力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有必要迅速提升简历书写和表达能力、与陌生人的双向交流能力。
积极寻找关键人士的帮助。青年大学生一定要千方百计寻找能够帮助自己职业发展的引路人,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专业人士或成功人士。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敢于请求人帮助正是一个人成熟和强大的标志,也是一个积极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