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四毕业生吴蓓琦还没毕业,就已经拥有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她拒绝一家国际知名外企的邀请、放弃了去澳洲培训两年的机会,选择留在上海自己创业。
吴蓓琦是外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去年年底,当其他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她就早早收到了一家外企的OFFER。去外企就业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梦想,但吴蓓琦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放弃,而加入到学校创业中心会展公司创业。吴蓓琦说,不选择去外企有很多的原因,但最关键是想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外贸学院的创业中心有40多家虚拟公司,虽是“模拟公司”,一家家都像模像样。每家公司都由学生自己组建,设有正、副总经理,还有营销部、财务部、企划部、人力资源部等。吴蓓琦在进校后,就加入了学校04届毕业生在创业中心开办的会展公司,从基层做起,联络客户,对外开拓业务,积累了不少创业的资本。她说,通过举办一场场的展览,让自己置身于真实的“企业行为”中,自主地获取如何节省开支、争取盈利等最基本的市场经验,为日后创业打下基础。所以在临近毕业时,尽管她也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四处找工作的经历,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到学姐的公司创业。吴蓓琦说,虽然会展公司还处于创业的初期,工作非常的辛苦,但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最幸福的。她希望用5年、甚至10年的时间圆一个梦,一个成为企业家的梦想。
外贸学院别出心裁构建的创业模拟运营平台,让学生实现做老板的愿望,在这个平台上,学校提供工商登记、注册、政策咨询等一系列模拟服务。“公司”可以承接校内业务,比如学校要办书市、办勤工助学市场等,就委托学生“公司”操办;“公司”也可以通过校办企业,把触角延伸到校外市场。从 2005年11月创业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已经有2000多人参与过“模拟公司”的实践活动,占了外贸学院总人数的1/5。从第一年只有6家公司起步,到今年,学生们一共成立了83家“公司”。从创业中心走出去实际工商注册的共有14家公司。
据悉,目前学校还将英国的一项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引进校,为在校大学生开设创业课。校方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的责任,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就业竞争,也要鼓励他们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