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又推一系列新举措,引导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并加紧研究制定优惠鼓励政策。
大学生就业,企业是主要吸纳方之一。在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活动首场招聘会上,两三百家企业拿出几千个岗位,吸引了万余名大学生。应者如云,简历剧增,20多家单位当场增加多个招聘岗位。如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建议,在原计划招聘170名大学生基础上,再增50个名额。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多方合力中,沪上一批企业立足于更加积极的“招聘观”,妥善处理利弊关系,蓄纳良才,越冬迎春。
止步眼前,还是谋划长远?
走进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大堂,一面铭刻着企业专利榜的巨大“专利墙”映入眼帘,这是他们创新战略的标志。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鼓励大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上海贝尔也在积极行动。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3G之后是4G、5G,我们的技术必须不断更新,需要这些具备最新知识结构的毕业人才,扩充研发队伍。”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叶阿次说。
当不少企业“只出不进”放弃今年招聘计划的时候,富有远见的创新型企业却瞅准时机,努力揽才、苦炼内功,在一条新的跑道上做好了起跑准备。
其实,上海贝尔这样的信息产业企业,也不可避免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但这对他们的招聘计划却只有轻微影响。眼下,600多个研究生已经收到了该公司的录用通知书,他们将在今年夏天来上海贝尔报到。这些专业对口的通讯人才来自全国各大城市,除上海外,还有北京、成都、南京等地。更令公司高兴的是,往年可以在同类专业中招到前20名、前30名的毕业生,今年招到了前10名的优秀生。
叶阿次坦言,公司也曾出于对今年就业市场的判断,考虑将新进员工的年薪适当调低;但公司爱才心切,还是开出了与去年一样的价。按计划,大部分被招入上海贝尔的毕业生将马上投入研发中心工作。这家员工规模达1.4万人的公司,已拥有5000多名研发人员,新进大学生就是新鲜血液。
企业有识人士说,现在招才进贤"回报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马云尽管高谈"企业过冬论",他旗下的淘宝网却已锁定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先后两次举行了专场招聘。
拒绝生手,还是自主培养?记者发现,经济困难形势下,部分企业对录用大学生不免存在急切心态。而另一部分企业则表示,大学生虽然都不是熟练工,却是可塑性最强的就业群体,这种特性需要得到重视和宽容。这些企业也把自己视为培养人才的主体,认为亲手培育出的大学生对企业最有用。
在易贸资讯(上海)有限公司中,有两位人称"叶总"、"张总"的业务部门副总裁。他们从大学校园加入公司不久,经历一番培养锻炼后,便分别掌管起一两百人的团队。易贸资讯创立不到10年,已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包括化工、油气、钢铁、纸业等领域,成为最大的第三方市场咨询及研究机构,并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成长。目前,这家智囊型企业中,超过半数员工及40%的核心主管都直接来自校园。
咨询服务业在国内还是个相当年轻的行业,易贸资讯发现本地并没有成规模的成熟人才,于是制定了从校园自主选拔、培养、积累的人才战略,并坚持至今。今年,这家800人规模的公司进行接力式人才储备,规划以上海为主引进110名大学生。其中,首批70份录用通知书已发出。
公司为此专门设立30多人的招聘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选人用人。首席运营官金光磊透露,公司培养应届生已形成一套体系。如"30M"计划,就是不同业务部门针对不同学生,订制一份长达30个月的培训计划,按多个时间节点实施和评估,达到"三年树人"目标。"我们知道大学生是没有经验的,但我们不能埋没他们身上的优良潜质,这对于整个行业的进步至关重要。"
一些企业主管表示,高校培养出的生源供给了企业,而企业的再培养,绝大部分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获,更大意义上也是同行业的收获。
独善其身,还是尽责利人?
大学生就业牵动各方关爱,不少企业机构本可独善其身,却仍然想方设法开拓渠道,发挥中介、推介的公益作用。这并不为他们带来实际经济利益,却履行了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去年末,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沪西南五校联合举办两场大型校园招聘会。跟踪数据显示,共有592家公司参加招聘,招聘职位达5117个。目前,"培训1000人、实习1000人、见习1000人"的额外计划,又在上海外服公司部署推行。作为人力资源中介方,他们主要为1.2万家沪上外企提供人事外包服务。充分挖掘这部分客户资源,以及与全市17所高校的合作关系,可为数千名大学生办出录用手续。
培训方面,上海外服把面向专科的商务班从以往的百人规模扩大至千人,通过32到48课时的职前培训,提高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实习方面,外服公司在不要求对方承诺录用的前提下,向优秀企业推介10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三四个月的实习,即使不录用也为下一个就业机会积累经历;见习方面,他们同样将推荐1000名大学生上岗,在市政府向企业补贴见习薪资的新举措下,见习者更有机会转为正式编制。外服市场营销副总监徐忠认为,当下企业用工存在大量"不确定岗位",而随着形势逐渐好转,实习、见习等"预备役"岗位就能力争转为确定岗位。
助推大学生就业,人多力量大,岗位积少成多。别看中小企业用工人数有限,"合纵连横"之后的招聘额也不小。上海科技孵化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摇篮,下属35家孵化器机构。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韩明远透露,正酝酿实施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联合各孵化器内的2300多家科企,专为大学生推出岗位。科创中心已牵头开展孵化器企业人员需求调查,并将汇总数据,近期就办一次招聘会。据介绍,这2300多家在孵企业共可解决3.5万就业人口。"尽管他们也身处寒冬,但还是希望力所能及尽到企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