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签约毕业生谈就业之道: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已签约毕业生谈就业之道: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2009年01月23日 10:11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主要受冲击群体之一。时值隆冬,全国各地寒气袭人,许多大学生仍在风雪中奔波求职,年轻的面孔写满焦虑与无奈,令人心疼。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及时调整就业目标,成功迈出“校门外的第一步”?半月谈记者在辽宁省采访了一些已经签约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就业之道。

  成功签约: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辽宁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届本科毕业生周明辛是同学眼中的就业“牛人”:他放弃了知名外企惠普等多家公司的录用机会,最终选择沈阳一家网站任部门主管,刚毕业就管理6名员工。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最忌‘眼高手低’,关键是要尽早走出学校,在社会上多学习、多锻炼。”目前正忙于帮其他同学求职的周明辛说。

  他自己的大学经历成为上述话语的最好印证:大学第一个寒假,家住本溪的周明辛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在沈阳学习网络安全管理,接下来的暑假也是如此;大学二年级,他在学校成立就业协会,目前已有惠普、国美电器等10余个实习基地,会员近千人;大学三年级,他任学校校园网负责人,组织50余名同学包揽了网站的采访、美工、技术等全部工作……“这些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很辛苦,但收获很多,不仅积累了经验,还认识了很多能帮得上忙的朋友。”周明辛说。

  “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求职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尽全力去准备,就一定能把握住机会。”大连民族学院毕业生孙龙说。2008年10月,在求职中屡遭挫折的孙龙收到了索尼大连分公司的面试通知。“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他不断加强英语口语练习,仅自我介绍就背了上百遍。面试时,他不但十分流利地进行了自我介绍,而且在群体面试中,运用英语正确抢答了两道问题,给面试官留下了良好印象。最终,他如愿以偿。

  自主创业:条条大路通罗马

  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依赖家长、学校、社会,而是主动发现、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开始了创业历程。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十四马路上,一家外观时尚、名为“春天花花同学会”的礼品店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店内,价格从几块钱到上百元的各种玩具、小饰品、新奇特礼品让人目不暇接。“不管是小学生,还是都市白领,都能从我这儿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小店的经营者,沈阳大学机械学院2008届毕业生陈立权说。

  相比之下,沈阳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生刘莉莉的创业项目更为“动态”:“某一天你坐在办公室,面对着一成不变的工作,突然,一个小丑装扮的人捧着大束鲜花,来到你的面前,送上祝福——此时此刻,你是不是感觉很浪漫,很幸福呢?”这,就是刘莉莉和她的“沈阳小丑之家快递有限公司”的创办初衷。

  2008年5月开业,提供小丑送礼物、道歉、生日助兴等多种服务。“小丑之家”经历了从招不到员工到拥有5名大学生员工,从没有订单,到现在每天都接到预定单的巨大转变。这些能歌善舞、会变魔术的“小丑”们,既获得了不错的收入,也从工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记者从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从2003年10月至今,已有1500余名大学毕业生申领“自主创业证”,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最初集中在IT业和教育培训业,随后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涉及房地产、建材、服装、汽配、图书、药品、电信、礼品经营等多个行业,充分显示出创业大学生头脑灵活、思路宽阔的特点。

  基层就业:退一步海阔天空

  到农村基层就业,被一些大学生认为是“条件差、没前途”,宁可在大城市“漂”也不会选择。还有一些大学生,却看准了农村的现实需要,奉献青春和智慧,实现人生价值。

  “他们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来到班级,晚上陪孩子自习到10点多,有了这几个大学生,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提起新分到学校的4个大学生,抚顺市抚顺县汤图乡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家长们赞不绝口。

  辽宁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刘馥明就是上述大学生中的一员。住在由学生宿舍改成的教师宿舍里,刘馥明却并不觉得条件艰苦,她告诉记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最近刚调整了工资,自己现在月收入2000多,和“城里的老师”差不多,“当老师在哪儿都一样,何况农村现在更需要老师,在这儿工作更有意义。”

  而辽宁中医药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刘淼,则打算以后回村里开卫生室。尽管一些亲戚和同学并不支持自己的想法,但刘淼说,他已经陆续购置了听诊器、血压计和一些常用药品,目前正在寻觅场地,等今年6月拿到毕业证和乡村医师资格证,自己的卫生室就要正式开业了。“在大城市工作也不一定就快乐,知道有人真正需要自己才是真的快乐。”

  多策并举转“危”为“机”

  “金融危机环境下,学生应理性分析自身情况,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必悲观失望。” 辽宁省人才中心调研员孙凤岐建议,毕业生应更为理性、实际,在找工作过程中以“生存、稳定”为首要目标,对工资、待遇等不要过于计较,还应充分利用电话、网络、人际关系等一切渠道,掌握更多就业信息,自信面对就业。

  “大学生在农村基层一样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东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吴政新建议,全社会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大学生改变“上大学就是脱离农村”的观念,鼓励其回基层建功立业。同时不断加强农村软环境建设和后续保障措施,出台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

  辽宁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等人建议,教育部门及高校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各种就业信息的搜集、评估和全面公开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及早作准备。辽宁中医药大学自2005年起就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目前已建立相关就业基地40余个,每年约可输送百余名大学生。“高校还应充分估计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差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通过求职费用补贴、重点推荐等帮助其就业。”(王莹)

【编辑:朱博
    更多教育新闻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