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朱文娟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昨天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近半创业的大学生选择在信息电子行业内淘得他们的“第一桶金”,而在所有大学生创业的企业中,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也已过半。
信息电子、新材料占多数
根据这项调研,在该基金会资助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中,信息电子类占48%,新材料、生物医药行业占13%,机械制造类占14%,服务咨询类占12%,其他行业(包含现代农业、环保行业等)占12%。
到底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如何?这项调查显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资助的创业项目共申请发明及专利176项、软件著作权55 项、成果转化认定14项、质量体系认证4项、测试报告22项、其他资质和奖励证书18项。有29家企业获得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资金资助,16家企业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资助,8家企业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
企业经营良好以上过半数
为了了解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业绩如何,该基金会还邀请专业投资咨询公司,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公开打分。最新评价结论为:A类(企业经营很好,发展潜力大)占15%;B类(企业经营良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占36%;C类(企业经营一般)占25%;D类(企业经营差,没有发展潜力)占 24%。今后,基金会将据此对大学生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服务。
据介绍,截至2008年底,该基金会已累计受理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1231项,经审核批准资助331项,已有256家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大学生创业者中,67%为硕士或博士学历,64%为非上海生源。创业企业已提供就业岗位1776个(1309名就业者学历在本科以上),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