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告急!求职告急!新年伊始,从本市多所高校传出的应届生签约率来看,各学校各院系能突破10%的都极为稀少,而“金融风暴”、“金融危机”这些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字眼更是不断折磨求职学生的神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本市各高校近期纷纷开展多种有效举措,帮助学生平稳度过“求职寒冬 ”。
学生互助
学生兼任“就业助管”
“看到师兄师姐们就业如此艰难,我觉得,帮他们就好像在帮毕业时的自己。”上海大学理学院力学所的陈旭宁最近多了一个新头衔,叫“研究生就业工作助管员”,也叫“就业市场开发部项目经理”。新头衔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帮师兄师姐找工作。
“就业助管”是上海大学近日刚刚推出的学生职位,意在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低年级研究生帮助毕业班同学从浩瀚的就业信息中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搜集整理,尽量为师兄师姐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
陈旭宁告诉记者,她每天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专业就业信息,再根据每位毕业生就业意向,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如果毕业生没有回复,她就用手机短信或者电话告知,确保不丢失一条就业信息。
除了小陈之外,来自理学院的就业助管汪骅身兼招毕办助理,他在第一时间把招毕办接收到的最新就业信息发布给各位助管,再通过助管分类发布到各学院毕业生,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来自快速制造的申营营同学又创造性地提出设立“就业形象大使”。
就业信息分类打包
“除了搜集信息,我们还要帮助师兄师姐分析求职难的具体原因。”小陈说,他们统计发现,目前09届二年半学制毕业生签约率约16%,实习率约7%,而面试1次以上的比率达到50%,即一半学生获得了面试机会而没有通过面试,“我们为此提出,学校可以加强面试辅导等措施。”
小陈介绍,每位就业助管必须全面了解自己负责的约50名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求职地区、就业状态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打包分类,按毕业生自己的个性、能力,把个性化的职业信息分别输送给相应的毕业生,而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协助专兼职委员把毕业生求职的焦点从东部沿海大城市转向全国;把择业定位由政府部门、金融行业等转向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使大学生的择业在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中突围。
政府措施
为鼓励大学生就业,本市政府部门等已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较好效应。
“三区联动”推进就业
上海探索多年的“以大学校区为中心、科技园区为基地、公共社区为依托”进行资源共享、融合、转换的“三区联动”模式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携手区域内的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紫竹科学园区,共建“三区联动”合作框架,通过资源共享、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共同推动大学生就业,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闵行区向上海交大、华东师大转交了1亿元的扶持资金。在新年首场就业创业服务会上,闵行区政府共组织了包括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重型机器厂在内的近百家企事业单位走进校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1000个就业岗位、500个人才储备岗位、2000个见习岗位。紫竹科学园区则投入6000平方米场地和6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办企业。两所高校则将安排相关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对落户园区的创业企业给予技术、管理等专业指导等。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为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本市已出台上海高校毕业生艰苦地区就业奖励金,用于奖励响应国家号召,志愿服务西部1年以上(含一年)的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那些自愿到上海偏远农村学校5年以上(含5年)的毕业生。
如,到西部志愿服务签订1年合同、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者,每人奖励5000元;签订2年合同、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每人奖励 10000元(分年度发放)。到郊区农村偏远地区镇校任教并签订5年及以上合同者,每人奖励10000元(每年度考核合格后发放2000元)。
据悉,除了出台各种积极优惠政策,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期满大学生能享受到一定优惠就业政策,如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职位专门吸纳这部分毕业生。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学校新招
院长向校友写信温情求援
前几天,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八九年的校友们在院长王嘉的组织下见面,这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年薪超过50万,供职于外资银行、500强跨国企业、律师事务所等。他们是收到了王院长的“求援信”返校碰头的。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的学生历来是全校就业最好的院系之一。2007年下半年时,见习薪水1万多的工作有的学生还要挑挑拣拣,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月薪两三千的工作大家争着去。
外语学院院长王嘉前几年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给往届毕业生写信,初衷是加强往届毕业生和母校之间的联系,这一做法让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心中对母校充满温情。今年,这封信又多了一个新的内容:邀请他们回母校和师弟师妹们开见面会,聊聊眼下的就业形势、求职技巧、行业前景,如果有可能,在找工作方面提携学弟学妹们一把。前面提到的校友们正是被这封信打动,而暂时丢下手边工作回母校的。
校友提供月薪万元岗位
“没想到,现在还有企业愿意向应届生提供月薪8千元至1万元的岗位!”在近日的一场毕业生招聘会上,华东师大副书记罗国振告诉记者,提供这一岗位的正是该校的一位校友,深圳一家企业的老板,他特意将本来向当地人才推出的高薪翻译岗位提供给了学弟学妹们。近一个月来,华东师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举办了“牵手业界校友、迎接职场挑战”活动,效果却好得让他们连说“想不到”。
此前,华东师大通过网上公告、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校友,重点向私营企业老板,事业单位、中小学、高等院校的在职领导等300 多名校友征集招聘信息。“电子邮件发出之后,第二天就收到了七八封回函!”华东师大对外联络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杨海燕介绍,一周之内,仅电子邮件回复的招聘计划就有11家单位,其中5家沪上单位,6家外地单位,以私营企业、教育事业单位居多。
随后,浦发银行、上海交大、上海师大、上海外贸学院和重庆师院等多家单位也纷纷给予了招聘计划,内蒙古、长沙、深圳、北京和重庆等地也均有校友回函。重庆市教育局前副局长甚至还辗转委托,主动将其单位的系列招聘计划提供给母校。
“告家长书”发动亲友助就业
“尊敬的各位家长: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院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同样的考验。希望你们能充分认识到目前的就业形势,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关心子女思想和心理的变化,了解其对就业、未来的打算,鼓励他们正视压力,先就业再择业。并充分调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如发动周围的亲戚朋友等,为您的子女就业出一份力。希望在学校、家庭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早日为您的孩子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近日,上海财大的一名学生收到了这样一封“告家长书”,学院要求他转给家长。
记者采访获悉,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往年“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财大学生也遭遇了求职困境,目前该校不少院系的签约率远低于往年同比。因此,这一学院广发“告家长书”也属无奈之举。此前,学校已经尽力邀请社会企业进校开办宣讲会、招聘会,并且赴外地和企业联系,为学生创造走出上海也能顺利就业的条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严酷的大环境还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就业必须靠学校、社会和自己的多方努力,而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某一个环节上。
就业支持
高校改课程为学生面试腾时间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去年下半学期开始,调整毕业班上课时间: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在晚上和周末给学生上课,让学生空出最好的时间去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接受面试、进行实习。
该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一位教师住得离位于金海路的学校很远,但对晚上给学生上专业课毫无怨言;令所有人动容的是,白天找工作,晚上的课程却极少有学生缺席,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师生互相体谅,学生也抱团取暖,感情更加好了。
学校动员所有老师,主动拜访能够吸纳毕业生的“大客户”,促进自家孩子“出嫁”。共同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快,捷报传来,上海轨道交通和80多个学生签约、上海电力也要了30多个学生。
同样,海事大学也调整了课程时间,该校把毕业班09年上半年的课程全部压缩到08年下半年上完,这几天,考试结束之后,毕业班的学生们就开始全心全意、一门心思找工作了。
CEO进学生宿舍“就业问诊”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朱非墨已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签订了就业协议,能如愿进入人人争相应聘的“四大”,他认为应该归功于该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生涯指导。原来,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上师大商学院把职业指导工作室开到了学生宿舍楼里。
据了解,上师大商学院连续几年的就业率都在99%以上,但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自10月以来,就业压力猛增,以往的招聘大户们都纷纷减少招聘甚至停止招聘。上师大商学院实习就业部主任朱惠军受政府一站式服务的启发,决定也在学生宿舍楼推出一站式服务工作室。
近来,上师大商学院东部第六学生宿舍楼的二楼出现了一间就业指导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包括提供职业测评、简历指导、求职信息、最新求职书刊展示、个性化职业指导等。学院还请来企业的总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等高层管理者到就业工作室,为大学生就业“坐堂问诊”,目前已经有多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人力资源总监、运营总监等担任咨询师,还有不少大学生在和CEO们接触过程中,由于表现突出,获得了工作机会。
成功经验
转向重点行业领域化危为机
上海交大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王自力早在去年11月就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说到自己为何能比别人更早抢占先机,小王坦言,这与学校一直引导学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化危为机”是密不可分的。
“还在读书时,我就对大飞机和核电两个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相当感兴趣,一直密切关注这类信息。”小王说,去年7月份,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发布了中广核夏令营活动的信息,小王争取到名额,与企业密切接触后,更加坚定了投身核电行业的信心。“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签约的企业招聘计划不仅没有缩水,还扩招了300人,可见人才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据悉,该校新推出的这一系列举措已取得初步成效,小王透露说,今年班级里找到工作的40余人中,有15人去了国企或民营企业,“以往,绝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外企,去这些单位的学生只有个零头,相比较而言,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2008年下半年,在不少外企取消宣讲会、缩减招聘名额甚至收回录用函的情况下,交大组织了7场行业招聘会,航天科技集团率34家下属单位、中船工业集团率19家下属单位前来招聘,阵容庞大。而2007年同期的行业招聘会仅有3场。另外,学校推出国有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61家企业前来交大揽才。
上海交大就业中心主任刘建新表示,针对国家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现状,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交大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其次,对于目前尚未被社会认知的重要行业,交大抢占先机,积极挖掘,引导社会人才需求。太阳能光伏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朝阳行业,学校邀请其行业的代表企业举办太阳能光伏行业专场招聘会,还将为有志于从事太阳能行业的学生开展为期4个月的“岗前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合作授课。
“学生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很需要学校进行引导。”上海交大张杰校长以光伏产业为例指出,这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但因为学生认识不够,以往每年去这个行业的毕业生只有个位数。经过就业部门、院系协同光伏企业的大力引导,有意前去就业的毕业生已达上百人。张杰校长说:“几年之后,这批学生就将成为光伏产业领域的中坚力量。我们必须放长眼光,努力在未来的重要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