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者已联系不上
校方不愿提供其在校成绩
随后,记者又联系给“林琳”颁发毕业证书的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该院负责招生工作的许处长对记者承认,“林琳”确实是他们学校2009届的毕业生。冒名顶替事件发生后,学校老师试图找到“林琳”,但没有她的联系方式。“这个学生是湖北省以外的,联系不上。”许处长说。他介绍,相关情况已经向湖北省教育厅做了汇报,将“林琳”的学籍信息注销了。
“学籍被注销后,对海南大学那个学生就没有影响了,这样处理是妥善、果断和坚决的。”许处长表示。
许处长说,“林琳”是从其他学校转入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的。“林琳”申领毕业证书时,用的是真林琳的身份证号码。他认为,制作假身份证非常容易,学校方面又没有能力核实身份证的真伪。
前天,有记者来到学校,希望校方提供“林琳”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但校方没有提供,只是称学生既然能毕业肯定有成绩。
“暗度陈仓”?
一次奇特的转学
顺利拿到毕业证前,假林琳经历过一次奇特的转学。这次转学,牵扯到武汉的三所院校。
2007年2月,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一份通知,通知称,“同意林琳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05级电子商务专业(专科)转入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2005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专科)学习”。
湖北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学生提出转学申请,只要转出学校和接收学校都同意,教育厅就会盖章认可,而学籍的审核要由学校来进行。
不过,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招办相关人士称,2005年该校在海南无论专科、本科都没有招生计划,教育厅通知上把学校的名字搞错了。对于这一说法,前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湖北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对此予以了证实,“录入的时候把学校名字录错了”。
但这一说法未能消解疑团。有人士质疑称,高校转学非常严格,手续也很复杂,一般不会出现把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误写成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现象,这当中很可能有人在操作。
有质疑者称,转学的做法可能是“暗度陈仓”,一方面通过转学来洗掉其冒名顶替的痕迹,另一方面寻找机会从专科升为本科。不过最终,“林琳”专升本的愿望没能实现。
涉事学校喊冤:
“我们也是受害者”
但悬疑没有消解,既然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都否认接收过“林琳”,那么在2007年2月湖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前,这个“林琳”究竟在哪所学校就读?转学申请上盖的是哪所学校的公章?
牵扯的三所院校,都是公办大学下设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虽然产生历史不长,但其数量可谓庞大。
许处长称,“我们学校也是受害者。”对于冒名顶替者,学校是否继续进行调查,许处长表示,这要看进一步的情况。他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再查没有意义。
湖北省教育厅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接到学校的反馈,“林琳”是海南本地人。这位人士表示,这一冒名顶替事件已经初步查清,假“林琳”的学籍信息前天已经被注销,但关于冒名顶替者的情况,教育厅需要进一步调查。
不过,在登记的学生信息中,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就读的中学,一切都是真林琳的。假林琳留下的唯一线索,似乎只有她毕业前办理毕业证时提供的照片。
冰山一角?
冒名顶替上大学
近些年来,有关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从目前曝光的几件案例看,被顶替者一直不知情,直到遭遇办理毕业证不成功、或者办理信用卡被拒绝时,他们才如梦初醒。
让人担心的是,这些事例只是冰山一角。“在2002年到2006年那几年间,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很容易发生。”有熟悉招生规则的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
那几年间,也正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时期,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如潮水般涌进大学校园。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不少被录取但并未入读的学生,这给冒名顶替者提供了很多机会。
2007年后,教育部门在防范这些漏洞上采取了更为严格规范的措施,冒名顶替开始就不再那么容易了。
“这两年,这些顶替者将先后毕业,因此,类似的问题更多地暴露出来。”这位人士表示。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鹏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