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安全教育要常说 体验式教育效果好过说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未雨绸缪安全教育要常说 体验式教育效果好过说教
2010年05月13日 10:5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未雨绸缪安全教育要常说

  学生如此警惕,当然是拜社会各界、学校近来“密集轰炸”式的安全教育所赐。记者了解到,市内大多数小学,在南平惨剧发生后就召开班会或队会,强调安全事项。部分较好的小学,如今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越秀区真光小学副校长胡志金介绍,教育的内容包括防火、防骗、防拐、防伤害等,每个学期还会邀请校外的“法制副校长”(如交警部门、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来为学生们做一次专题讲座。

  但在这些“血的教训”之前,安全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时候两个学期才一次。”“总是有事情发生了学校才讲要注意安全。”这是部分受访小学生的印象。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大多数小学没有对学生进行避震常识教育。而紧急疏散演练,是在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下,才得以保证一年一次的频率。

  此前,市内很多小学每学年只做两次专题安全教育,这是记者近年来在采访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一次是法制讲座,认真一点的学校会请法制副校长或专业人士开讲座,结合案例深入浅出;不认真的学校干脆让老师照本宣科,专业的法律术语让孩子们听不懂、直想睡觉。另一次就是在放寒暑假前的散学典礼上,形式往往是老师说教,孩子则“归心似箭”。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养育、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其他的从何谈起!”荔湾区耀华小学校长马丽说。

  家长两难

  既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又不想“把社会说得太险恶”

  “最近一段时间,我都快变成祥林嫂了!”天河区的一名小学家长王女士说,她每天在孩子去学校前都要唠叨同样的话:“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存着天然的好奇与乐观。“上次我到学校门口接女儿,刚好有个人向她问路,她和人聊得很欢的样子,差点要自告奋勇给人家带路!虽然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表扬,但我当时真的吓出了一身冷汗!”

  很多家长觉得“两难”:一方面希望孩子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坏人坏事;另一方面又害怕:如果讲太多潜在的危险,是不是显得这个社会很险恶?“让他提防这个、注意那个,会不会对他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让孩子害怕与人交往?”家长关女士说,中间的这个“度”太难把握了。

  而家长陈女士的一席话更令人深思:“如今一个孩子要安全健康地长大,要跨过多少危险和障碍呢?直到我成为一个母亲后,才发现到处布满危机。但孩子们还是应该融入社会,不能为了安全把他永远圈在父母身边。如果因为担心安全,就限制孩子自由活动时间、随时随地监控孩子,这对他们也是一种伤害。”

  可行建议

  体验式教育效果好过“纯说教”

  在关键的时刻,掌握安全知识、避险常识,也许能躲过一劫。如何向学生传授科学准确、简单易行的安全常识?什么方式最有效?对此,多所小学的负责人都反映,除了防震、防火等内容有自编的校本教材之外,其他安全教育内容缺乏适合的教材或权威指引。老师们只有自己上网搜集资料,简单备课后就给学生讲。

  “能不能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编制一本科学、实用的安全知识手册或者避险行为指引?”耀华小学校长马丽说,比如地震的相关知识就由地震局的专家来审定,防火的常识就由消防队的专家审定。“我在香港交流学习时,看到他们就有一个紧急情况应对行为指南,遇到何种情况应该作何反应,该跑还是该躲,该先叫老师还是先报警,都有明确的指引。”

  就教育形式而言,孩子们更欢迎“体验”。先烈东路小学三年级男生小天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一次安全教育,就是一次消防知识讲解,“因为当时让我们自己用灭火器了”。在文德路小学,因为经过了多次疏散演练,如今全校师生可以在3分钟内全部集中到操场上。

  而纯粹由老师讲授的安全教育课程,多数孩子都“左耳听、右耳出”。记者进一步询问应对细节时,小学生们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