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争论到公众议题
学术问题进入公众议题后,已经溢出学术争论范围,“动机论”再度流行,有网友将此事解读为“南北暗战”和“派系斗争”。
3月10日,《文艺研究》刊发王彬彬文章,而这一问题真正进入公众视线,得益于两周后发表该文的《南方周末》。随即,天涯论坛关天茶舍转载。3月25日,《京华时报》发表《清华大学教授被指抄袭》一文;次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跟进,在本市新闻版和娱乐新闻综合版上刊发相关报道,《京华时报》也刊登追踪报道《多名专家称抄袭说难成立》。
舆论迅速划分为“挺汪派”和“倒汪派”。有网友讽刺王彬彬是“过分沉迷于做引注规范的‘纠察队员’”,而支持汪晖的则很容易被戴上“你是汪晖的学生吧”这样的帽子。
据刊发《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一文的《南方周末》责任编辑刘小磊介绍,大概两周前王彬彬将该文给他,“他当时跟我讲,《文艺研究》星期五进厂,但是到读者手里还有1个星期左右。这个杂志发行量也就2000~3000份,他还是希望也给我们。”刘小磊表示,拿到该文后,他将王彬彬指出涉嫌被抄袭的5本书和汪晖《反抗绝望》几个版本的书亲自对照,还修改了两三处《文艺研究》上不太准确的引文,“核对一遍后,我觉得大体来说文章比较扎实。”
“局限于圈子里的东西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圈子里的人也不好说话。”他说。
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学术争论经过媒体“炒作”后会被刻意放大。“王彬彬这篇文章本来就很长,可能外行人看来觉得很有道理,汪晖就是抄袭。而且这几年学术腐败的事情非常多,读者很容易就把汪晖作为一个靶子,打上一个宣判。”《文化纵横》杂志一位编辑这样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多次拨打王彬彬的座机均无人接听。他曾表示,不希望学术争鸣成为媒体热炒的两个对立面。“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须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不希望此事成为一个闹剧。”
涉嫌被抄袭者之一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不接受媒体采访”。一向健谈的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表示“没有新的观点了。我不再接受采访,因为这个事情特别复杂。”
汪晖、王彬彬曾分别因《读书》换帅风波、批评“文坛三户”(余秋雨、金庸、王朔)成为公众人物。值得关注的是,汪晖的“新左派”身份在争论中被多次提及。新浪微博上,ID“傅国涌”说:“新左派代表之一汪晖长期主编《读书》,以故弄玄虚的晦涩语言唬住了不少人,以为那才是学术。这次《南方周末》公开披露他的成名作多处抄袭真相,竟然有教授出来为他辩护。今天之中国大学真是可怜、可悲、可鄙。”同时,也有支持汪晖的人认为,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南方周末》与“左派”汪晖存在“派别之争”,所以才会刊发此文。
“媒体只是平台,不存在派别。”刘小磊说。他认为,如果能由此规范“参见”式的注释,这种讨论会更有意义。
既往不咎,今后从严要求?
究竟是学术剽窃,还是学术失范,目前清华大学尚未对此表态。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葛剑雄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二者有性质的区别,主要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又有程度上的区别,如少量的抄袭、或抄袭的内容本身或在全文中的作用并不重要,一般可作为学术不规范处理。
针对有学者提出20世纪80年代尚缺乏学术规范、特别是引文规范的看法,葛剑雄表示,这有历史的原因,如老一代学者往往只注意成果本身的先进性,学术规范方面要求不严;年轻一代缺乏学术规范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加上国家急于求成,学术界青黄不接,造成好大喜功、浮夸不实的学风;研究生数量大增,但导师本身不懂学术规范,更不可能言传身教,以至于研究生到学位论文通过时还不知学术规范为何物。“但汪晖论文的背景我完全不了解,不能肯定他的情况是否如此。”
葛剑雄认为对加强学风建设应“既往不咎,今后从严要求”。他表示,对发生在20年前的一般性学术不规范行为,应以自己认识纠正为主,不必作公开的、具体的批评。如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可对此现象作批评,一般不必涉及具体的人。但对仍在重复或延续错误的作品或人物、对至今有重大影响或仍在引用的作品不在此例。对具体的人和事,重在批评教育,不必要求当事人公开表态。
“一个人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只能用他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态度来证明,要相信学术界和公众有判断能力,也要相信学术史不是一个人写的。”葛剑雄说。
据悉,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葛剑雄已就学风建议递交提案,并已立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