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代表团热“吵”教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浙江代表团热“吵”教改
2010年03月10日 12:19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刘希平代表:我担心权力下放后会不会出现新的不公正

  吕祖善代表:权力交给大学交给校长就一定不公正吗?

  3月7日上午,在浙江代表团驻地歌华开元大酒店二楼会议室里,记者感到了一股“火药”味:当讨论教育改革话题时,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代表向同组的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代表表示:“我就不相信这个数据。我老在怀疑你们这个数据,我怀疑好多年了。”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吕祖善首先发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在座不少是教育界代表,教育改革难度很大,你们说老实话,想不想改?能不能改?”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代表回答说:“教育改革是必须的,关键是怎么改。”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高考制度。”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范谊代表插话说,“应试教育不改,其他的改了也白改。”

  吕祖善说,“我看高考制度已到了要解决的时候了。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天真烂漫,一到小学就变得老气横秋,整天为分数而竞争。”“学校教育关键要让孩子们学会动脑筋,而不是死记硬背。

  “我最大的担心还是社会教育的公平问题,权力下放后会不会出现新的不公正……”刘希平说。

  吕祖善按下了面前的麦克风:“你讲到这里,我倒有了两个新想法:我现在怀疑的是,我们现行的考试方法究竟是选拔了人才还是埋没了人才。第二个想法,难道只有政府才公正,权力交给大学交给校长就一定不公正了吗?我看这个担心有点杞人忧天嘛。”

  “现在我们招生只要成绩好的就被录取进来,这样只惟分数,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这样的标准已经误了我们几代人了。”吕祖善说,“用一个标准衡量过的人,就像机器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模一样,但这样一把尺子就把偏才、怪才都给弄掉了,所以现在产生不了钱钟书这样的人。”

  “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改革。我现在就问你,你想不想改?”吕祖善直视着对面的刘希平:“你们有没有紧迫性?有的话我就去向上级请示。”

  “我们现在什么都动不了啊,什么都听上面的,高校不是办学主体,活力不足,没有积极性。”王建华说。

  主持会议的宁波市市长毛光烈代表见省长急了,站起来走到吕祖善对面,说,“问题是谁敢啊!改革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旦改得不好,马上群起而攻之,谁敢改?”

  “所以我才问你们想不想改?敢不敢改?”吕祖善说。

  “我来说几句。”刘希平再次低沉着声音开口了,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教育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不是我们饱食终日,我们也睡不着,压力也很大,浙江省现在的教育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教育数量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数量可能达到了,质量没达到。”吕祖善忍不住又插了一句。

  刘希平又说:“在职业教育方面,我们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达四五十万人。”

  “这四五十万人都到哪里去了?”吕祖善再次打断刘希平的话,“这几年,我们省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要是你们培养了四五十万毕业生,我们还会缺技工?我就不相信这个数据。如果每年有30万职业教育毕业生,我们省的就业结构早就大大变化了。我老在怀疑你们这个数据,我怀疑好多年了。”

  “我省的职业教育就业率是很好,这个数字是我们委托统计局调查统计出来的。”刘希平回答。

  毛光烈开始打圆场,“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早过开饭时间了,我看上午就讨论到这儿吧?”

  “那就下午再接着讨论。”吕祖善站起来,大声地说,“下午,我们教育领域的代表都要来,都说说看法,有问题说问题,有想法说想法,今天说不完,明天接着说。”

  “开会一团和气有什么意思?代表履行职责就要‘吵’,道理越辩越明嘛。有争论,说明大家对教育改革是真心关心。”在前往饭厅的路上,赵林中代表意犹未尽地发表着他的感想……(记者 陈东升)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