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让北大校长能考进北大 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建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总得让北大校长能考进北大 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建议
2010年03月03日 09: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尊重实际 尊重规律 尊重民意

  对于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建议”的意见建议

  刘健

  教育如今是一个滚烫的话题。2月24日人民网的“部委留言排行榜”显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收到的留言数量高居榜首,是第二位人保部部长尹蔚民的两倍还多。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文本向社会公示,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必将再掀起一个为教育建言献策的新高潮。

  据袁贵仁部长介绍,去年1月上旬至2月底,第一轮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他们即收到各界人士发表的意见建议210多万条。一年来,各家各派有话语权的人士在媒体上发表关于教改的意见,也已不计其数。

  众声喧哗,共识难求。作为一个学生家长,对于这些已经发表和即将发表的意见建议,我也有些意见建议想说。我觉得,每个人从自己所处群体的利益出发,或者从自己所持的社会理念出发,发出调整改革的呼吁,并且坚守自己的理念或者立场,当然都是合理应当。但是,一份好的意见和建议,必定是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符合大多数民众意愿的。假如自己的利益或者理念与以上三点不符,而最终不能体现到纲要中,那么,在继续坚持不懈表达自己诉求的同时,也请且慢因此就轻易宣布教改“倒退”甚或“失败”。

  总得让北大校长能考进北大

  1965年,17岁的周其凤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他从老家湖南省浏阳县龙伏镇尚埠村到长沙去坐火车,打着赤脚走了两天两夜。若按照为许多专家所激赏、并已在北大试行的“推荐信加面试”的最理想招生方式,今天身为北大校长的周其凤院士,自己肯定就进不了北大。

  对于当今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人们已发表了无数议论和救弊之策。读这些文章时,我想到了僻居于大别山区深处的一个贫困县——湖北蕲春。上个世纪,从这片大山里走出来的教授多达800余人,因此而有“教授县”之美誉。其中包括学问比季羡林还要大许多的国学大师黄侃。如果按照现在很多专家所鼓吹的选拔方式,蕲春这800位教授中的很多人,可能连到大学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当我们谈到改革“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时,往往会被指责为“封闭”、“保守”。那么请听听一个正在北大读博士的中文名叫刘泽思的德国留学生是怎么说吧。他表示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中国人一说到中国的高考改革就言必称英美,“中国有13亿人口,2000多所高校,美国、英国有多少人口?他们有多少所高校?他们的情况可以进行面试,中国可以吗?”他建议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少跑美国、欧洲,多跑跑西海固。”“无论是群众还是政治家,在讨论怎么改善高考之前都需要调整自己对改革结果的期望值:单凭高考改革解决考生压力过大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按我个人多年的阅读习惯,只要一看到谁指点教改江山的文章里面出现诸如“问题很简单”之类的字样,心里先就对其可信度打了折扣。各种凌空蹈虚、一切不在话下、无视民众利益的“高论”,即便说得再花团锦簇、气势磅礴,也没多少采用价值。

  什么是纯粹从理念、空想出发,却完全不切合实际的“坏”建议?“春季高考”堪称典型案例。“一考定终身”简直罪大恶极,高中苦读了3年,能连一次“发挥失常”的机会都不给吗?在学界和媒体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春季高考”的试点方案出台。结果,招生季节这一错乱,学生入校时,学校连教室和宿舍都没法安排;学生毕业找工作时,绝大多数单位还没有制定出年度用人计划呢。千呼万唤出来的“改革”举措,因为毫无可行性,最后静悄悄地退了场。

  若是尊重实际,就是有些好的改革建议,在其提出之时,也必须考虑好相关的配套措施。譬如,知识界一直、一致地在呼唤“大学自主招生”,大学当局也热烈附和,但二者呼吁的动机可能完全不同。前者谈的是“落实办学自主权”,而后者想的却是——如有的高校招办官员在私下批评教育部“思想不解放”时所言——“凭什么只准许那几十所部属高校自主招生?我们也有一些关系要照顾呀!”如果前者完全不去考虑后者这个实际,只提“自主”而枉顾“监督”的需求,那么,他们听起来高雅纯洁的呼吁,最终就会变成为招生腐败喊开大门。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