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政协委员“会诊”大学生就业难 提七点建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贵州政协委员“会诊”大学生就业难 提七点建议
2010年01月20日 15:28 来源:贵阳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根据《贵州省20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省7万名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47%左右。

  昨日下午,民建贵州省委向本报出示了一份针对贵州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统计: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意度高达50%,另有64%的受访企业认为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不合格”。

  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之困?有政协委员建议用人单位不能给大学生设高门槛。而民建贵州省委在一份提案中,则结合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系统提出七点政策建议。

  -两成毕业生不知就业难

  从2009年3月起,民建贵州省委一个特别课题组开始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等省内八所院校大学毕业生作了抽样调查。

  其调查内容,涵盖就业心态、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大学毕业生家庭背景、所学专业、性别、相貌等。而高等教育课程及专业的设置,以及社会需求更是课题组的调查重点。

  一个月的实地调查结束后,课题组发现,省内不少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形势以及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甚了解,甚至有19.28%的毕业生根本就不知道就业现状。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大学生才认识到由此而引发的系列就业问题,并有62.87%的大学生因此小幅调低了薪酬期望值。

  调查同时发现,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然有25.36%的大学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其次是内地省会城市,只有7.50%的人选择到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

  -“一锤定音”酿成就业难

  民建贵州省委课题组出具的调研报告说,目前,我省各高校均采取高考填报志愿即选定专业的政策,学生被录取时专业已经划定,难以更改。许多高三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缺乏对大学有关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就盲目填报志愿。

  而事实上,目前贵州高校这种专业“一锤定音”的做法,导致许多大学生所学非所好。这样的结果,是读完四年大学依然一无所获,最后出现企业对大学毕业生不满意度高达50%的局面。

  也有政协委员提出,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眼高手低的现状,也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即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并存,导致一方面社会上大呼人才缺乏,一方面是大学生感叹无用武之地。

  民建贵州省委的调研报告称,用人单位用人的“唯学校”或“唯专业”心态,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对此,曾国强在政协第十届贵州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说,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另一方面是一些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将“门槛”设置过高,把一些大学毕业生挡在门外。

  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用人单位设置“高门槛”也是不容小视的因素。

  -七点建议寻破解之法

  昨日下午,民建贵州省委副主委谢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民建贵州省委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提出了七点建议,即:

  一、在不触动国家教育大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我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再深化、再改革,结合市场需求,最大限度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坚持“就业导向,质量为先”的办学理念;二、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财政经费为大学生就业“试身手”;三、将控制失业率(安排解决就业)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项目;四、高校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让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至少半年以上的实习经历;五、下大力气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救企业稳住现有岗位;七、不断调整目前填报高考志愿即选定专业的政策,将学生的专业选择放在大二进行,大一进校不分专业,一年后由学生根据各自己的所长和兴趣爱好自行选择专业,对那些热门、紧俏的专业,可通过考试择优选录。

  作者:罗可馨 张杰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