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不发表就出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科研,“不发表就出局”?
2010年01月20日 09:35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教授Anthony.L.Spek意外发现了这起造假事件。作为《晶体学报》的编辑,当用CheckCIF软件验证论文数据的合理性时,他惊奇地发现:2007、2008两年,来自中国井冈山大学的钟华、刘涛两位教授的七十篇论文普遍数据不合理,全部涉嫌造假。

  该杂志迅速采取行动,撤销了这七十篇文章,并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

  2010年1月12日,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在线版头条刊登文章《中国科研,发表还是出局》(PublishorPerishinChina),称“近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学术界造假事件,凸显出中国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这一体系过于强调发表论文”。

  为何会出现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

  “中国大学经常会对发表论文给予现金、住房等形式的奖励,而且这种发表论文的压力正与日俱增。”文章作者JaneQiu援引了武汉大学渖阳教授的研究成果称,其中可疑的部分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对此,密歇根大学科研道德规范与诚信项目负责人尼古拉斯·斯坦尼可评价说,这显示出中国正面临着挑战。当中国正为成为世界一流科研国家而努力奋斗,力争迅速地提高一个巨大体系的科研能力的时候,出现了显著的科研质量差异。

  文章还指出,中国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想法、官僚干预等,都是造成学术造假的原因所在。

  不少教授提到,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陈进“汉芯”造假案发后,有关方面只是解雇了事,而未采取严厉措施,其他相关人员更是逃脱了惩罚。该事件正体现了中国学术界缺乏严厉的惩罚机制。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国学术造假近来受到的第一次国际舆论批评。

  9日,国际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杂志也撰文《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敦促中国学术界重振科研道德规范,健全处理学术投诉的制度。

  两篇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社论时间前后不过三天,都是以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为引题,落脚中国学术造假的现状。

  《柳叶刀》杂志社论文章更是尖锐地提出,2008年中国发表了271000篇论文,占世界总量的11.5%。在这里面,井冈山大学造假事件并非第一次。去年九月底,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提出,中国高校目前科研能力排名世界第五———从2004年以来,中国论文发表数量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