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新语丝质疑井冈山大学“除恶不尽”
井冈山大学回应:造假者“没名没利”,“谁都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井冈山大学两教授在国际刊物上造假被揭后9天,该校做出处理决定:两人行为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影响恶劣,根据相关规定:追回钟华所有造假论文的全部奖励3.2万元,撤销两人讲师资格以及钟华13天前刚刚获得的副教授资格,开除两人公职等。
但舆论并未就此停止质疑。
著名学术批评网站新语丝就撰文《质疑井冈山大学“严肃处理两教师学术造假事件”》,认为该校的处理结果有两点令人难以理解:一是有证据表明刘涛也从论文发表中获得了物质奖励,并直言“如果刘涛的全部造假论文和钟华的大部分造假论文都得不到奖励,他们费心思一篇篇地造那么多假论文干什么呢?”其次,文章质疑,钟华造假论文有12个共同作者,他们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井冈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福华回应说,除钟华获得3.2万元科研奖励外,相关涉及者都没有得到好处,可以说是“没名没利”。而其他12名共同作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署名’!”他们也从未用这些论文参与评奖、评职称。
不过彭福华并未就具体事实作出回应。
例如,新语丝文章提出,该校两位教授分别共同署名13篇、38篇文章,不可能不知情;钟华、刘涛为他人署名的动机无法理解,“盗用他人的名义有什么用?难道是为了陷害这些同事?”对此,彭福华指责其为不负责任。
不存在个人利益,那么造假的动机何在?彭福华说,“谁都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一点儿必要性都没有”。
与外界猜测的发表论文的压力不同,彭福华介绍,井冈山大学对教师发表论文并没有明确要求,只是要求承担一定的省级课题,“一般两、三年完成一个省级课题,就完成了工作量”。
他还提醒记者,讲师评副教授职称需要发表的论文并不多,大概两篇左右在核心期刊就可以;而对任职年限、学历学位、教学科研工作量等方面的考核反而更多一些。总的来讲,“论文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学校是否就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并采取行动?彭福华告诉记者,就规范学术行为,学校正在进行学术道德教育,主要形式是座谈、讨论和修订相关规范文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