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蚁族”大多过得很艰辛
国定路上一处“蚁族”宿舍区,路很窄,楼挨楼,头顶上纵横交错着电线。这栋楼里住着上百号人,绝大多数是“80后”,收入不高,生活拮据,工作不稳定。他们有的毕业于名牌高校,但更多来自地方和民办高校;拿着1500元左右的工资,在集体宿舍中租着每月320元的床位,每天吃两顿饭,到工作单位要坐两个小时以上的公交车。绝大多数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等低收入工作。有的完全处于失业状态。他们生活条件非常差,缺乏社会保障,绝大多数没有“三金”和劳动合同。
每间不大的房间里都住了五六个人,每个人只有一张小书桌。洗漱用品、餐具、书籍等东西都杂乱的堆放在上面。衣物都整理好放在箱子里,被塞到了床底下。房子里唯一的私人空间就是自己的小床,用布帘围得严严实实。很多人都在床上摆了一张小书桌,堆了很多求职信息和个人简历,他们准备找份理想的工作,来改变自己在这个城市中的命运。
不想灰溜溜回家让父母失望
昨天傍晚,当记者敲开徐莉的房门时,她正在绣十字绣。 “今晚就平安夜了,没什么东西可以送朋友,趁现在还有点时间,赶快将剩下的这点十字绣完成。 ”说话间,几个室友陆续下班回来了,女孩们个个提着一盒在楼下路边摊上买的外卖炒饭,一个女孩吐着舌头说,这就是她们的“圣诞大餐”。
“你们怎么不出去好好过个节呢? ”记者问。
“节日不节日,对我们来说没多大区别。白天上班已经够累了,晚上只想早点睡觉。出去玩还要花钱,我们实在舍不得啊。 ”
“你们没想过换个好点的环境,住得舒服点吗?”记者问。
“怎么不想!住宿舍毕竟要便宜些啊。 ”一个女孩边整理床铺边转过头说,“上海的房价贵,房租也贵,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就要2000元。我的工资才1000多元,只能先在这里住着,等将来找份好点工作再搬家。 ”
“那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待在上海,不回老家呢? ”记者问。
“回去能干什么啊?找工作还要托关系。”“在小镇上生活有什么意思啊?上海机会比较多,在大城市从事临时工作,都比回老家强。”“父母经常对亲戚好友说女儿在上海工作,脸上很光彩的。我现在回去,不是让他们丢脸嘛。还是在上海试试看吧,或许明天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
在女孩们的宿舍里,记者看到窗台上摆着一盆仙人掌。徐莉说,仙人掌无论身处环境如何恶劣,总能顽强生存,就像“蚁族”一样。 “每当我快坚持不住时,就会看看这盆仙人掌,对自己说加油,不能让家乡父母失望。 ”
专家观点
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胡守钧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611万人,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630万。“铁饭碗时代”一去不返,昔日的“骄子”变成了如今的“焦子”。僧多粥少,找工作难,找稳定的工作更难。很多刚出校门的学子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依然怀有很大的抱负。绝大多数人铁定心志留在繁华的都市,又不愿意从事蓝领等工作,期待过白领的生活,穿着体面,进出高楼大厦。
“青年人应努力寻找发展机会,先就业再择业,骑着驴找马,不要碰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 ”胡守钧认为,不少“蚁族”频频换工作,是因为缺乏长远的事业规划。“如果他们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想做什么,并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结果应该会比现在好得多。 ”
学会自我减压
顾恺颉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变成 “蚁族”,说到底,是他们向往都市生活和白领工作的心理在作祟。在一个围城世界里,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当有人往城里挤时,不也有北大学生卖肉、擦鞋吗?所以,不管选择在哪里生活或做什么工作,保持积极的人格特质才是适应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可否认,高额房价等带来的现实压力客观存在,但实际上内心的压力是可以通过压力管理来调节的。一个人如果处于持续长久的压力状态下,身心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症状。这对于工作、家庭来说,都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蚁族]
特指“80后”大学毕业生中的一个生存群体,高智、弱小、群居,年龄在22至29岁之间,收入在1000至2500元之间,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一批“弱势的强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