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昨天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放言未来——
赵伟眼中,澳大和澳门将一起欣欣向荣 本报特派记者 陈文笔 摄
本报特派记者 邓 琼
赵伟,澳门当地最高学府———澳门大学的掌舵人,来自内地,负笈海外,服务澳门。
值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澳大因横琴新校区的开发与建设,走到了“一国两制”新实践的最前沿。因12月20日澳门回归十周年当天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将正式奠基,赵伟校长前所未有地忙碌,昨天,他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
回归十年
创造了一个发展奇迹
羊城晚报:您怎样评价澳门回归的十年?
赵伟:我2008年年底才上任,此前对澳门的印象就是一个赌城。我来了后不断学习,加强了对澳门的了解。总体上来看,我认为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是一个奇迹。特区政府起步时很多事情从负开始,地方这么小,又没有资源,澳门政府能够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稳定社会,改善经济,取得了亚洲人均GDP数一数二的成绩,来之不易。
羊城晚报:澳门大学回归后发展的速度怎么样?
赵伟: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势头非常好,而且人数增加了50%。最重要的是特首何厚铧和澳门政府认识到,一所好大学对于澳门的重要性,专门立了《澳门大学法》———为一所大学专门立法,澳门大学从体系上已经与国际接轨。
我们学校从1999年到现在,原来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少于5%,现在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博士出身;博士生班一届比一届质量高;回归后的前五年,我们在大陆招收的本科生是“二本”的,这四年多招收的都是“一本”学生了……
羊城晚报:目前澳大与澳门对人才的需求之间是否还存在差距?
赵伟:今年春天我们招生的时候,我亲自到本澳一间数一数二的中学去,这所中学今年有170名毕业生,按规定校长可以向澳门大学推荐17名优秀毕业生,但坐下来跟校长谈的时候,他说,只有两三个学生愿意被推荐,17个人里有14个都不愿意在澳门念大学。这件事,让我感触最深。
澳门今天大概有1/3的高中毕业生不在本澳念大学,要到别处去接受高等教育,这在全世界都很罕见,而且这个1/3还是处于最优区间的1/3。我后来在议会就说,澳门的高等教育对不起老百姓。不过有了横琴新校区,我相信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
澳大前景
横琴新校区亚洲第一
羊城晚报:横琴新校区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
赵伟:澳门大学目前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土地只有8平方米多一点,而国家教育部的最低标准是生均占地60多平方米,我们只达到了1/8。我们一直在寻求一块土地发展,曾经想过很多种方案如填海等,最后很幸运地在国家支持下,在珠海横琴岛得到了这么一块发展空间,面积大概是1.09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校园的20倍。
我们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和他的团队,主持新校园的规划设计。新校园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我们打算在那里扩充现有的教学、科研和学生设施,比如将现在的5个学院扩充成8个学院。现在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澳门学生不能住校,缺少了丰富的校园生活,新校区将会一次性打造10个住宿式书院,让学生打破年级、专业,住在一起,三五百人为一群,增加交流。在亚洲,如此大规模的住宿式书院,还是第一家。
另外我们打算办三个开放式的试验基地,既让澳门大学的科研人员拥有好的设施,同时对澳门、香港、广东甚至内地其他大学和科研团队开放,在推动澳大科研学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促进澳门和广东的经济发展。
羊城晚报:土地限制对于大学发展到底有多大影响?
赵伟: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澳门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外的辩论比赛上常拿冠军,小有名气,但是说来惭愧,你要问我澳大的学生篮球打得怎么样?足球如何?我只能说,我们是零!这里没有篮球场、足球场,三大球一球都不灵!
在学术上,因为缺乏实验室,我们没有生物系,如果澳门有学生想学生物,就只能到其它地方去。我们有个中药研究所,研究水平已经是世界级的了,出来的博士最近都到哈佛去做博士后了,但实验室的水平还是“炕大(抗大)”,炕头的炕———我们的实验室在学生宿舍办着呢,再另外租地方给学生住。长期如此,肯定会影响科研水平的提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