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照《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与排序》发现,正是这种组合关系最终形成了让人们觉得惊讶的最终排名次序。比如东北大学位列第3,是因为其在投入得分中虽仅列38名,但在产出得分中却位列第16名,而浙江大学在投入、产出得分中都位列第3名,但最终在榜上排名第9。华中农业大学投入得分列第53名,产出得分位列第38名,但在榜上位列第11名,远远高于投入第10名、产出第8名的武汉大学。
对这种绩效的高低与投入-产出的高低不相对应,报告解释说,绩效偏高的高校不一定投入就偏高,即使投入和产出都偏高的高校也会出现绩效偏低现象。可见,影响高校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报告还显示,高校绩效呈现出地区差异,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东部地区高校的投入得分、产出得分和绩效得分都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校的投入综合得分低于中部地区,其产出综合得分却与中部地区高校差异不大,可谓绩效偏高。
将为政府拨款提供依据
可以说,高校评价对高校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对高校进行评价或排行是促进高校发展的一种手段,各国都在广泛采用。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外目前通用的评价与排行大都是以高校投入或产出的绝对产量为标准进行的绝对评价,即绝对产量越多,评价越高。而《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却是依据产出与投入之比对高校进行相对评价。
对此,报告表示,绝对评价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它难以反映高校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效益变化,也不能体现高校资源利用状况,且有失公平。例如,在绝对评价中,那些因历史、政策、时间等客观要素形成的高校资源积累会在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这样的偏向,绝对评价把获得发展资源极不相同的高校放置在相同的绝对产量标准上进行评价,使那些获得资源较少的高校即使努力也无法以绝对产量的大幅提升获得较高评价,其结果导致在评价和获得资源上强校愈强,弱校愈弱,损害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也使绝对评价低的学校很难获得国家资源的有力配置,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办学境地,同时还会强化一些高校的“利益聚集”,使绝对评价高的学校更容易聚集和壮大利益群体,并借此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影响高校公平竞争发展。
报告表示,高校绩效评价并非是替代现有的绝对评价,但却是很有益的补充和丰富。一方面,绩效评价可以丰富高校评价内容和方式,对合理配置高校资源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绩效评价将为政府实施绩效拨款提供依据,同时,其所反映出的高校资源利用情况,也为高校调整与配置办学资源提供参考。
对于《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以绩效进行排名,可以让人们以新的视角来观察大学的办学之路,对高校不能再只给投入不看效益了。但也有人认为,大学毕竟不是企业,不能简单地套用企业绩效的模式,况且各个院校的历史、特色等并不完全相同。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链 接
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排序
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东北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电子科技大学6复旦大学7北京语言大学8中南大学9浙江大学10北京科技大学11华中农业大学12山东大学13天津大学14中国矿业大学15东华大学16华东理工大学17南京农业大学18合肥工业大学19西安交通大学20华中科技大学21河海大学22武汉大学23中国农业大学24南京大学25重庆大学26四川大学27兰州大学28北京交通大学2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0湖南大学31上海交通大学32北京邮电大学33北京师范大学34西南交通大学35大连理工大学36同济大学37吉林大学38中山大学39北京化工大学40东南大学41中国地质大学42北京中医药大学43上海外国语大学44武汉理工大学45华南理工大学46华中师范大学47长安大学48中国海洋大学49江南大学50西南大学51东北林业大学52中国石油大学53南开大学54北京外国语大学55厦门大学5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7中国药科大学58东北师范大学59华东师范大学6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陕西师范大学62西南财经大学63上海财经大学6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5华北电力大学66中国政法大学67中国传媒大学68北京林业大学69中央财经大学(考虑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本次绩效评价暂不将其结果列入排序之中。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虽都是分为两个校区的大学,但由于在一些指标上的数据难以分离,只能将6校合为3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