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实名推荐制争议声中推行 改革不应止步于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长实名推荐制争议声中推行 改革不应止步于此
2009年11月20日 16:19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大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引来很多漫画家以画表态 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专家介绍:“推荐制”在国外是成熟的招生方式,前几年已在上海几所高校小规模试点

  本报记者 夏杨

  在高校招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开始就引来热议,赞赏者认为它打破“唯分数论”的藩篱,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反对者认为把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交给中学校长,扩大了校长的权力,可能会招致腐败和不公平。

  同时,针对中学校长的推荐资质问题,也是议论纷纷。最终全国39家中学的选出,导致很多名校落选,骂声也不少。但无论如何,“推荐制”这个在国外很成熟的大学招生方式在国内推行了。并且北大并不孤单,前有上海几所高校的小规模试点,后又有同济、南开的跟进。争议声中,“推荐制”在乘风破浪前行。

  39家中学有推荐资格

  北大招办本月16日公示了39所中学及其校长名单,这些学校及校长将获得北大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广东有两所中学校长入选: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深圳中学校长王铮,他们分别可推荐1至3名学生。

  此次全国共有400余所中学提出了申请,除了试点的13个省、区、市之外,还有个别省份的中学也提出了申请。经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研究审议,综合考察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最终确定了39所中学入围。

  北大招办表示,这部分校长推荐生的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北大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根据北大相关方案,获得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并非意味着可以“免试入北大”,而只是“经考察合格者可以直接进入面试阶段”,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优惠。

  北大招办表示,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以实名形式向北京大学推荐学生。如公示对象存在相关问题,可向北大招生办反映。

  名校落选“四大因素”

  记者从这份名单上看到,39所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中,江苏入选中学数量最多,为10个;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5所中学校长获得的推荐名额最多,均为5名。北大选择学校和学校拥有推荐名额的标准是什么?广东为何只有两所学校入围?该校招办在网上解释为“综合考察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

  除了北大的考虑之外,社会各界还有多种分析。综合起来有四种:其一就是往年报考人数。北大广东校友会秘书长、多年来协助北大在广东招生的苏少华分析,北大选择的标准应该是看历年来各名校被北大录取的人数。他说,这几年被北大录取的广东名校学生中,华师附中和深圳中学最多,每年均有20余人,省实约10人,广雅这两年都是2人,所以此次自主招生的改革,华师附中和深圳中学能首先入围“校长推荐制”。“有些学校虽然生源很好,但从往年数据看,他们的优秀学生喜欢清华多于北大,那北大自然对他们也不感冒。”

  其二是学校实力。很多中学校长心生怨气,因为作为名校,很少碰到这样的“意外”失败,“很没面子”。虽然许多落选的确是名校,但在全国比较起来,毕竟还有高下之分。民盟广东教育工委主任、资深教育专家李伟成指出,不能否认,广东中学的文化内涵就不及江浙。那里很多学校历史渊源深厚,动辄上百年历史。如苏州中学培养出了几十个院士,广东学校能比吗?

  其三是整体学校名额少。北大今年刚开始在全国推行“校长推荐制”,对推荐资质采取审慎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全国仅有39个名额,很多名校落选也很自然。

  其四,还有一个因素被人提及,申报“校长推荐制”需要学校自己申请,岭南名校多务实低调,有的都没有主动申报,也导致未入选。

  论争双方言辞激烈

  北大实行“校长推荐制”,虽然不是第一年,更不是北大的独创,但由于是在全国推行,影响巨大,因此引起的论争也非常热烈。

  赞 打破唯分数论,改变一考定终身

  支持叫好的人不少。很多人认为“推荐制”作为国外成熟的人才遴选制度,中国借鉴过来,打破“唯分数论”的藩篱,改变历来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让很多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接受最好的大学教育,这是值得鼓励的事。

  在美国,老师一封推荐信,就能把学生送进名牌大学。在日本东京大学,推荐的名额也占了招生总数的三成。暨南大学国际汉语推广中心主任、教育研究专家班弨认为,“推荐制”本身一点问题没有,引进国内并且妥当利用是好事,关键就是做好诚信把关。

  也有高校校长认为,“推荐制”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改革到了高三面临高考,就不得不放弃了,学生又回到了“应试”老路。推荐制为改革打开了一条新出路。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