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上书”教授称:孔子若活到今天不能评教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安徽“上书”教授称:孔子若活到今天不能评教授
2009年11月12日 11:36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书”教授:这是我们的责任!

  昨天,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就“钱学森之问”致信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这些教授为何要“上书”?采访中,教授们都表达出一个观点:这是我们的责任!

  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芮必峰 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原因是否仅仅在学校?

  在教育上,我们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求同排异”: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答案。模子是事先造好的,合上为好,合不上为差。所以,钱老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敢说前人没说过的话,不敢做前人没做过的事。

  近年来,各高校都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到空前高度。新东西是不同于过去、不同于别人的东西。然而,我们欢迎学生和我们争辩是非吗?我们愿意倾听下属的“异见”吗?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

  冀望有个根本改变

  卞利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

  钱老晚年思考的问题,大概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

  贝时璋院士几乎和钱老同时离我们远去,他曾质问一位北大教授:为什么在美国做的、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上的研究没有继续下去?回答是:体制,是科研经费体制和考核机制。

  我们的高校扩招带来的只是数量上的增长,我们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提高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们也感到无奈,学生就业压力太大,不再有学习的动力了。冀望能够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