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实名推荐制"尚难回应公众质疑 利大弊大?(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长实名推荐制"尚难回应公众质疑 利大弊大?(3)
2009年11月10日 11:43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熊丙奇看来,推荐信息的全面公开,是保证招生透明、公正的必然要求。而鉴于此前高校自主招生公示、加分公示存在的信息简单化、粗陋化问题,熊丙奇认为,北大提出的信息公开,更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公示信息能否尽量完备,比如推荐学生的信息,除姓名、学校、科类、男女外,能否包括中学各学年各科成绩、获得各项奖励的情况、校长的详细推荐评语;二是公示能否真正做到公开,即除了在高校自己的招生网站进行公示外,能否借助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对于弄虚作假的处理,熊丙奇认为,北大的方案有些“轻描淡写”。发生在校长实名推荐过程中的弄虚作假,本质上是高考作弊,当以高考作弊论处。可是,北大对这一行为可能实施的处罚,仅仅是取消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以及取消学生的资格,这几乎就是“零处罚”。

  熊丙奇表示,作为一项改革尝试,要树立其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如果北大要使其成为一种可以持续推进的招生改革模式,就必须进一步改革校内教育管理制度,摆脱行政因素对招生的干扰;必须完善信息公开环节,详尽地公开接纳推荐生的标准,以及考生的全面信息;还应将推荐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公之于众,并报教育部门、司法机关严肃查处。假如无法做到这些,那么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存在腐败可能,难以得到公众的信任,这也将影响到大学的教育声誉。

  (本报北京11月9日电)

  校长看法

  浙江杭州二中校长 叶翠微:

  为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建立绿色通道

  本报通讯员 梅芳燕 本报记者 叶辉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早源于浙江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写给北京大学的一封信。通过此信的推荐,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获得者李昕欣被北京大学以自主招生降20分破格录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早的提出也源自叶翠微。今年“五一”前夕,北京大学与浙江省15所重点中学校长召开招生工作研究会议时,叶翠微正式提出北京大学是否可以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为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建立高考“绿色通道”

  记者:您为什么会率先提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这样一种选拔人才方式?

  叶翠微:在现行考试制度下,有些同学能进入理想中的大学,但在“一考定终身”、“分数为大”的考试制度下,我觉得有很多无奈。因为我看到一些优秀学生无奈地跟着分数走,而不能跟着兴趣走。高校选人不能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潜质走,只能根据分数走。怎样让优秀学生,特别是在某一领域有明显优势和特长的学生早一点进入他心仪的大学,能不能在现行高考制度主干道之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型人才建立一个绿色通道?当然这个绿色通道不是“人治通道”,应是一个程序性通道。我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建议,代表的是全国有这种思考的校长。如果说这里面有原创的话,应该说是一个集体性的原创,只不过我率先把这个话题点破。

  记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程序性通道?

  叶翠微:所谓程序性通道,就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在经过完整的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家长团队、校外专家的认证下,向高校直荐优秀生,让这样的同学直接进入高校考官的视野,高校再根据自己的培养模式、培养特色,进行入学前的答辩,符合的就入学,不符合的再回去参加高考。

  记者: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优点在哪里?它能规避什么?

  叶翠微:我想至少可以解放小部分学业特别优秀、兴趣特别广泛的学生,使他们能从目前的高考模式中走出来,能有更自由的空间、更自主的发展。高校也可根据这些学生的特色,构建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绿色通道。通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若能被高校提前录取,就形成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就能实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