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称论文到高校毕业论文,无论是经济学、医学、法学或是文学,只要客户出钱,便可买到论文,并可在刊物上公开发表。6月4日,一家拥有80多名专业写手,与国内300多家学术期刊长期联系,明码标价、标准化操作的代写代发论文公司被武汉市工商部门查处。
若非“顾客”的举报,工商部门的查处,以及媒体的曝光,还真让人难以想象,传说中的“论文公司”、“枪手公司”,竟然真的能够堂而皇之存在,翱翔于学术名利场的上空,疯狂地制造论文垃圾敛财。对此,我们不禁要质问,谁给“论文公司”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按照市场的逻辑,有需求才有市场。无疑,发表专业论文的压力,混取一纸文凭的冲动,共同造就了一个潜在“市场”。但,仅仅依靠“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还不能解释“论文公司”的出现。毕竟,这是一个畸形的“市场”,是一个不该存在的“市场”。这个“市场”得以出现,靠的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最为有力的“隐形的翅膀”,就是监督机制的缺位,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领域的自我监督,二是法律领域的外部监督。
在学术领域,大学教授们学术良心的沉沦,必然会给其弟子们“言传身教”,首先制造了一种浓厚的“氛围”;学术期刊的惟利是图,更是开辟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在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学术界,在一个近亲繁殖成灾的学术界,学术监督机制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也很少有人会把它当做一回事。于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评职称,为了拿学位,都敢于从买版面发展到买论文,从而催肥了“论文公司”的“一条龙服务”。
在法律领域,我们的立法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现行法律对于学术腐败问题束手无策,也自然谈不上遏制“论文公司”的发展。新闻报道中,武汉工商部门就透出了一种无奈的尴尬——“武汉市洪山区工商分局一位执法人员表示,追究其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支持不够,只能以‘超范围经营’立案调查,暂扣其涉嫌违规资料。”很显然,这个“超范围经营”的罪名,对于“论文公司”来说实在太轻了,根本没有揭示出其社会危害性。
我们应当意识到,“论文公司”的被查处已表明,一个围绕“论文经济”的畸形“市场”,正在社会某个黑暗的角落走向成熟。它标志着学术腐败已经走向“市场化”、“正规化”,说明学术腐败问题已经达到了极致。这将严重损害我们的教育界、学术界,最终必将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为此,对于武汉市查出的这家“论文公司”,理应彻底查处它的每一位“顾客”,让这些学术腐败的既得利益者浮出水面。进而,还要完善学术腐败监督机制,彻底撕下“论文公司”的“隐形的翅膀”。(宣华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