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位名师赞高考作文题“出得好”:不易离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东多位名师赞高考作文题“出得好”:不易离题
2009年06月07日 15:3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多位名师赞今年作文题“出得好”

  不易离题 有话可说 可深可浅

  学生备考应有接触

  邹寿元(华师附中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今年的高考作文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话题作文。常识,就是平常的、普通的、一般的知识。此文可作记叙文,也可作议论文,但如果写作诗歌可能难度会比较大。题目宽泛,相信学生一般不会离题。

  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要搞懂常识背后的规律性。比如今年几次模拟考试当中接触过的作文题“登高望远”、“一叶落而知秋”等,还有平时练习过的“雨过天会晴、春来草自青”等,都可以纳入“常识”的范畴,关键就是要灵活运用,关联上“常识”的内涵。我觉得学生在备考中一定接触过很多类似题目,只要懂得触类旁通,难度不算太大。

  再说大一点,其实中学教育始终是围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来展开的,基本都可以说是“常识”,学生都可以从中联系自己的经历或见闻。但是联系得好不好,就要看学生的思想深度,这个有一定难度。

  命题形式出乎意料

  尹宏燕(广州市高三语文教研中心组组长、广州大学附中语文科组长):

  作文的命题形式有点出乎意料。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均以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居多。话题作文的形式已非常少见。而这个命题,既可以考虑话题作文,也可有其他形式。

  命题人希望打通作文命题形式的局限,回归语文的本质。特别是想打破一些语文老师的教学套路,用心良苦。

  相比广州一模的作文题《一叶落而知秋》而言,这个题目不容易离题。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门槛在降低,既让考生有话可说,又可拉开梯度。

  这个命题给了两个提示,第一个“常识虽易知而难行”,会让人想到“绿灯行、红灯停”等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第二个提示“常识须推陈而出新”,容易让考生想到过时的常识应该批判继承。这两点提示,是为打不开思路的考生准备的,写其中一条即可。提示后面的省略号,说明考生还可从其他角度切入。

  考生在作文时,应注意“常识”的概念,最好不要用“知识”、“认识”等近义词来代替“常识”。

  此题可以引发考生乃至整个社会对“常识”的反思,既涉及了道德,也涉及了文化,还有自然科学等。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话可说。

  “常识”多义易落俗套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这个题目比较中规中矩,对于有些学生很好写,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学生而言很容易落入俗套,因为常识有多义性,我担心一些考生写“常识”这种题目易流于表面。这是一个可深可浅的问题,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中国社会普遍是一个常识比较缺乏的社会,或是把常识变成高大的真理,或是熟视无睹。我猜想出题者的目的是让大家对常识有种平常心,对常识有个尊重的语境,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育里面,经常会忽视常识或者是把常识当作一个不可及的真理来宣传,比如说过去教育孩子时,会说扶老奶奶过马路,其实只要是人,就会这样去做的,不分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不分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这样做,这是常识,根本不需要特别指出;官员不应该贪污,这是常识,可是经常见到宣传某个官员很廉洁、不贪污……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是需要回到常识、回到尊重常识。常识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但是我们往往遗忘掉,不注重离自己最近的、当下的事务,反而只注重一些很遥远的事情。我想出题者也有这样的指导思想吧。

  “自定文体”可写文言

  康保成(中山大学教授、博导,中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这个题目挺好的。

  第一,考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从内容上看,“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个选择余地是很大的;从形式上看,“自定文体”,考生可以写成诗歌、散文,也可以写成白话文、文言文,等等,虽然大家一般会写成白话文,但这次也不排斥文言文了,以前就有考生写了文言文,结果被排斥的事例,这是不对的,这对文言文功底好的考生,不公平。

  第二,这个题目没有过多地跟形势。我不主张高考作文题过于跟着形势走,如发生特大灾难了,高考作文题便围绕灾难来命题,奥运会来了,便围绕奥运会来命题。要知道,不少老师都是猜题的高手,他们预先做好了“功课”,考不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而今年的题目不容易被猜到,而是和每个人生活都有关系的。

  第三,对评卷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过去,命题较窄,考生选择余地较小,容易跑题,又不能自定文体,约束更多。这次诗歌、散文、白话文、文言文等等,都可以写,又不容易跑题,这样对评卷老师的要求就高了。比如文言文,考的也是评卷老师的文言文水平啊。

【编辑:张中江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