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
“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就是解决了教育的最大问题。”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谈到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大期待时这样说。
然而进入策划层面,就会发现阻碍重重。因为实现教育公平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比如,微观上仅一个“取消重点学校制度”的舆情民意,就涉及巨大的既得利益方的特殊利益,事关很多人的饭碗,因此要改变是相当的难。
杨东平说,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推出的重要举措,无不被民间统统称为“内部人改革”,即在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的情况下,由掌控资源的部门主导的改革。由于资源垄断和缺乏监督,其价值取向往往不是开放教育市场,更多、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往往是被这些“改革”损害的。
比如,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非没有治本的路径可循。第一步是均衡学校的硬件资源,第二步是通过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这既是韩国、日本的有效经验,也是中国沈阳、铜陵等城市的成功实践。很多地方政府之所以不作为,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名校当然不愿意丧失自己的垄断地位;而名校不仅是政府的形象窗口,而且是一些人享受“优质教育”的 “近水楼台”。这是择校问题难以解决的关键。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认为,要完善已经形成的制度,需要在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中,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通过公众参与、多元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等制度创新,达到价值和利益的平衡,确保教育公共政策的公正性、科学性。
杨东平认为,教育公平应是明确政府行为的边界,它的体制保障在于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确立政府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本职责。
一直关注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提出,就学校管理来说,要建立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大学生自治委员会,这些改革可以保障教育决策的民主,更可以及时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不受侵害。就公平就业来说,推行就业信息完全公开、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提高公职人员子女教育及就业状况的透明度,这些改革有助于营造公平的环境,促进每个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完全靠竞争力说话。
需要相关利益方的参与
4月上旬,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重点实施方案》面世。这个医改方案的制定历时三年,国务院为此成立跨部门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16个部委共同参与,使医改方案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部门利益的局限。2008年9月公布草案后又经6个多月的公开征集民意,多个方案激烈交锋,使医改方案的形成体现了程序公正和科学、民主决策的理念。
杨东平认为,正在制定之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虽然也采取了问计于民的公开程序,但由于实际制定过程是由教育部单一行政主体控制的,起草过程仍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封闭性。在2009年初公开征集议题后便悄无声息,既没有公开有关部门所做的不同研究方案,也没有就一些重大专题进行公开讨论、举行民意调查及听证会之类,与主管部门不同的意见很难参与进去,更不用说什么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了。
杨东平说,目前起草中的教改方案尚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锐意改革的态度和思路,也没有鲜明地突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革措施的时间表、可操作性和可问责性都有明显不足,如果没有市场和社会力量、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实际参与,就难以制订出一个让大众而不仅是社会优势阶层满意的规划纲要。
同样呼吁教育规划纲要不可只由教育部门一家操作的熊丙奇认为,如果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使用、管理体系不改革,教育的发展必将受制于处处强调学历和学校“出身”的用人环境。比如中国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比中国高,高考升学竞争的程度也不逊于中国,可他们的基础教育并没有演变为全面的应试教育,除了学校的自主性强、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高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所有公民享有基本的社会福利,各行业劳动收入的差距小,用人制度中的歧视现象并不严重,这就大大减少了社会对教育的扭曲。□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