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新上山下乡" 并非仕途"跳板"(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村官的"新上山下乡" 并非仕途"跳板"(图)
2009年05月22日 14:4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了建起自己的“理想国”,来到湛江三合村的学生要和村民一起劳动 本报记者 何奔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前有陕西大二村官白一彤,后有两三千名大学生报考广州增城村官,再有各地不少大学生的自发行动,村官,为何史无前例地成了高校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

  何奔

  从2008年开始,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乡村任职。至今,全国大学生村官已有13万人。最新消息透露,广东省今年将招聘1600名大学生村官,加上这1600人,广东省大学生村官将达到2649人。

  为什么大学生村官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官方分析,村“两委”干部正在老化是个严峻的事实,新农村建设遭遇人才“瓶颈”;民间来看,农村本地生源大学毕业生正遭遇就业“瓶颈”。一者有需,一者有求,大学生入村任“官”是完美的结合。

  然而,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渐渐走红,是否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已开始放下身份,扎根基层?“村官”这个职位,是否只是他们绕个弯走上仕途的“跳板”?

  用知识与青春碰撞乡村

  本报记者 陈晓璇 实习生 王世宇 通讯员 卢舜辉 冯轶锐

  一群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撒到了广东惠阳乡村的角落里,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变革———

  2006年,新圩镇新丰村的户籍管理结束“厚本”时代,进入信息化管理;

  2007年,永湖镇麻溪村的材料告别手写,全部实现了打印归档;

  2008年,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村农民不再听天由命,在远程教育中学会了科学种植;

  ……

  这一系列的变化,源于一群人———大学生“村官”。2006年,惠州市惠阳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至今,共有80名村官任职于67个乡村,村级组织结束了没有大学生的历史,一股知识与青春的活力开始进入乡村。

  找来女儿智斗野蛮父亲

  田湘妮,土生土长的惠阳人,带着一副眼镜,皮肤晒得黝黑,说话脆生生的。2007年,她从广州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毕业,学的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思考的是宏观的“三农”问题。毕业后,她放弃了两个留在广州工作的机会,跑到离惠阳城区30多公里的永湖镇麻溪村,当起村党支部副书记。

  2007年11月22日,田湘妮上班的第一天,村委会墙边那台尘封的电脑立马被激活,材料告别手写,实现了打印归档。“但我不想被大家当成只会写材料的‘ 秀才’”,村里要开通一条1.1公里的村道,田湘妮跑去和大家一起顶着烈日清扫。没有因为她是大学生,或是女孩子而享受什么“特权”。

  村里一户比较野蛮的村民,把房子盖在路中间,拦住邻居家的去路,两家为此闹得不可开交,田湘妮作为村干部,不能不管。然而跑了十几趟,那个村民态度依然恶劣,死活不肯让步。精明的田湘妮发现对方有个女儿,和自己年龄相仿,就决定从他女儿入手。

  “你爸在村里名声不好,横行霸道,这样做全村人会孤立你们的,你这个做女儿的脸上也不光彩,好好劝劝你爸吧……”这一招奏了奇效,那户人家不久后就自己拆了房子。

  2008年,村委举行换届选举,这是头等大事,但有些村民却无动于衷,不愿参与投票。田湘妮简直把自己在大学期间搞活动的神经全调动起来了,她一头扎进去忙了两个多月,东奔西跑充当村里宣传的“大喇叭”,粘贴宣传标语、口号,还要打印各式选票、清点花名册,把通知书发到每个村民家里,又抱着票箱挨家挨户去收票……村民们看到她干得这么辛苦,感动了,纷纷过来投票。

  后来,田湘妮被镇里委派为唯一的女性包村组长,负责整个村的大小事务,现在她又被抽调到镇政府帮忙,常常城镇乡村两头跑。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